唐吉訶德與日本

文化

新的譯本還在湧現

《唐吉訶德》是西方文學史上的第一部現代小說,在各個時代都是世界上翻譯文版最多的文學作品。它的初版發行於1605年,7年後很快被翻譯為英文,接著被陸續翻譯成歐洲其他語言。

日本最早派往西班牙的外交使節支倉常長(1571〜1622年),為了去馬德里宮殿拜見國王腓力三世(Felipe III)而橫穿拉曼查(La Mancha)山谷,這部小說人氣之高,他很可能是有所耳聞的。

塞萬提斯將這片乾燥而肥沃,風力強大、風車隨處可見的土地選做舞臺,描述了一個因為讀了太多的騎士小說而走火入魔,無法區別現實與幻想的鄉紳的故事;同時,置身於大變革時代,他還試圖用社會學者敏銳的洞察力和明晰的思維,去分析社會的種種矛盾。

但是,能夠像支倉常長那樣讀到唐吉訶德與他的侍者桑丘潘薩的冒險故事,一般的日本人則等待了約200年時間。松居松葉由英文翻譯的小說縮寫版完成時,已經是明治中期了。

其後《唐吉訶德》有9次被翻譯成日文版本,其中有的是節譯,有的是從西班牙語之外的語言轉譯,有的則是改版後的再版,不盡相同。

昭和天皇去世後改年號為平成(1989年~),此後以6年一次的頻度出版了4個翻譯版本。據說最近又有新的譯版問世。

下一頁: 故事的寶庫

關鍵詞

西班牙 文學 翻譯 唐吉訶德 塞萬提斯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