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家庭將走向何方:多樣化?還是虛擬化?

社會 文化

妨礙家庭多樣化的因素

為何日本的「性別角色分工型家庭」根深蒂固,家庭的多樣化得不到發展呢?

原因之一,可以認為是受到制度、習慣和意識等因素的影響。來自周圍的那種要求認同和接受「性別角色分工型家庭」的壓力在日本依然強大。日本正式員工的工作慣例是以「有全職太太的男性」為前提設定的。一個員工為了能獻身企業,心甘情願地長時間工作,又能維持自己的家庭,背後有一位全盤負責家務和育兒的主婦被視為是理所當然的。養老金和健康保險等社會保障制度也是以「性別角色分工型家庭」為模式制定的,因此採取其他家庭形式對自己是非常不利的。

另外,在日本社會,注重「體面」的意識非常強烈。如果要組建一個與眾不同的家庭,就必然要做好「被視為異類」的精神準備。比如「全職老公」,就會引來眾人好奇的目光。將家務和育兒委託他人也會成為被指責的對象。規定夫妻同姓的民法被裁定合憲(2015年12月最高法院裁決),選擇夫妻異姓不被法律認可,其背景也是日本社會存在著一種強大壓力,要求支持固有的家庭形式。

最後我想指出的一個原因是,與夫妻關係相比,日本人心理上更注重親子關係。這是單身寄生族(與父母同住的未婚者)形成的原因之一,同時也削弱了男女雙方組建家庭的熱情,而這種熱情正是歐美家庭多樣化的原動力——「形式無所謂,渴望的是性伴侶」。

下一頁: 在無伴侶的情況下滿足「親密的慾望」

關鍵詞

家庭 多樣化 女僕咖啡店 虛擬 角色分工 經濟差距 獨身 單身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