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家庭將走向何方:多樣化?還是虛擬化?

社會 文化

山田昌弘 [作者簡介]

歐美的生活方式革命

與此同時,20世紀70年代以後,美國、西北歐各國和大洋洲興起了所謂的生活方式革命。由於女權運動的滲透和性解放的影響,人們開始嘗試多樣化的生活方式。女性迅速走向職場,經濟上的獨立成為可能。年輕人婚前保持性關係並同居的現象變得很平常,未婚先育的情況增加。離婚也更容易地為人接受,對配偶感到厭倦即可自由分手。

「性別角色分工型家庭」減少,取而代之的是家庭多樣化的發展。它具體表現在年輕人組建家庭時,優先考慮尋找「親密的伴侶」並共築美滿的生活,而經濟生活則趨向於通過夫妻共同工作和社會福利來解決。

進入21世紀後,同性婚姻合法的國家增加,如荷蘭、法國和英國。原本「性別角色分工型家庭」根深蒂固的義大利、西班牙等南歐各國(希臘除外)同居和未婚先育現象也急劇增加,生活方式進一步呈多樣化發展。

表1 歐美各國及日本的婚外出生率(%)

1970年 1990年 2012年
瑞典 18.6 47.0 54.5
法國 6.8 30.1 56.7
英國 8.0 27.9 47.6
美國 10.0 28.0 40.7
德國 7.2 15.3 34.5
西班牙 1.4 9.6 39.0
義大利 2.2 6.5 25.7
日本 0.9 1.1 2.2

資料:歐盟統計局(Eurostat)、厚生勞動省大臣官房統計資訊部「人口動態統計」、美國商務省「Statistical Abstract of the United States」

下一頁: 無法擺脫「性別角色分工型家庭」的日本

關鍵詞

家庭 多樣化 女僕咖啡店 虛擬 角色分工 經濟差距 獨身 單身

山田昌弘YAMADA Masahiro簡介與署名文章

1957年生於東京。1986年,獲取東京大學研究所社會學研究科博士課程學分後退學。自2008年4月起任中央大學文學系教授。專業為家庭社會學、情感社會學及性別論。著作有:《單身寄生族的時代》(築摩新書,1999年)、《少子社會日本 另一種差距的走向》(岩波書店,2007年)及《家庭難民》(朝日新聞出版社,2016年)《底層的競爭》(朝日新書,2017年)、《少子化對策在日本為何失敗》(光文社新書,2020年)、《新型差距社會》(朝日新書,2021年)等。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