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見終點的冷戰,不見終點的蔣介石

政治外交 社會 文化

「一個中國」等同於「勿忘蔣介石」

我認為蔣介石這號人物之所以舉足輕重,有相當程度的原因是由於臺灣至今依舊沒有完全脫離當年由蔣介石,以及敵對陣營的毛澤東一同劃出的構圖,也就是「以一中為前提的兩岸分治」。

臺灣在這20年來,一邊肩負著蔣介石連同整組國家機構一起搬來的「中華民國」國號與憲政體制,同時逐步落實了民主。在和平之中,完成6次總統直選與其中3度的政權輪替,這項事實值得人們肅然起敬。如果與此同時,也能順利擺脫中華民國體制,那麼民主化與臺灣化便可並駕齊驅了。然而,臺灣的情況卻是先推動民主,同時相當程度地在心理層面落實了臺灣化,不過體制方面卻遑論完成,而根本是原原本本地還保持著蔣介石時代的樣貌。

現在的實情,是中國方面強硬要求臺灣必須停駐在「一個中國」的框架裏,這彷彿像是中國正對臺灣大聲疾呼著「不可以拋棄蔣介石」一樣。遙想當年那個高喊「蔣匪」的年代,態度丕變堪比變天。蔣介石研究如今在中國,已逐漸不再禁忌,書店裏關於蔣介石的書甚至比毛澤東關連書籍還要常見,顯示蔣介石書籍擁有穩固的讀者市場。當然,這些書本大多不脫「蔣介石為何失敗」這樣的史觀。但即使如此,慎重地從蔣介石日記等第一手史料中,推敲蔣介石的人格樣貌與行為,這樣的動作對於促進中國社會更客觀地認識蔣介石,絕對是有益無害的。

白團生活地:臺灣北投溫泉的宿舍(圖片提供:野島剛)

 

下一頁: 蔣介石的亡靈仍徘徊於東亞

關鍵詞

美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民黨 臺灣 共產黨 中華民國 日治時代 日據時代 蔣介石 根本博 富田直亮 白鴻亮 岡村寧次 白團 郝柏村 最後的帝國軍人 野島剛 行動代號:孫中山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