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見終點的冷戰,不見終點的蔣介石
政治外交 社會 文化- English
- 日本語
- 简体字
- 繁體字
- Français
- Español
- العربية
- Русский
《行動代號:孫中山》這部電影於2014年在臺灣上映,寫下了還不錯的票房成績。影片本身也頗受好評,去年不但獲邀參展大阪亞洲電影節,還拿下了該展的最佳電影獎。這部片子我也看過,拍得非常好。是一部帶著些政治諷刺的喜劇片,描述一群少年盤算著,要把孫文(孫中山)銅像從學校的儲藏室裏偷出來變賣發財的故事,而政治人物的銅像在臺灣,實則也象徵著威權時代的歷史記憶。
威權時代的象徵:孫文與蔣介石銅像
自從1949年退守臺灣之後,國民黨造了滿坑滿谷的孫文和蔣介石銅像,目的是為讓臺灣脫離日本並中國化,同時鞏固國民黨統治的手段。雖然無法確認當年整個臺灣到底造了多少座銅像,但幾乎所有的學校、公共設施等當時都立起了兩人之中某一位的銅像。一邊感受著孫文或蔣介石銅像的視線一邊上學,成了40歲以上臺灣人的共同記憶。
電影當然也以揉入了這一點為創作養分,不過我忽然發覺,這部電影的誕生之所以可能,其實是因為孫文在臺灣已然成了一個去政治化的存在。假若這部片是《行動代號:蔣中正(蒋介石)》,那正反雙方的論戰一定會毫無疑問地掀起滔天巨浪,讓糾結難解的情感從臺灣社會的裂縫裏噴灑而出。
民主化之後,各地的蔣介石的銅像也陸續遭拆遷,時至今日大概只能在離島的金門與馬祖才能看見銅像高高聳立著。臺灣北部城市‧桃園大溪的「慈湖紀念雕塑公園」裏面,收集著幾百座遭拆遷的各色蔣介石銅像,可以說是座銅像主題樂園,頗值得一訪,感興趣的朋友請務必實際走訪看看。裏面蒐羅的銅像,不論是種類與數量都非常驚人。
今天,蔣介石銅像仍坐鎮在臺北市地標──中正紀念堂裏面。包括這裏的銅像在內,各地的蔣介石像幾乎每年都會遭人潑漆或塗鴉,而在228事件與白色恐怖的受難者家屬眼中,這些銅像至今也依舊是憎惡的對象。
研究白團亦即研究蔣介石
另一方面,蔣介石撤退臺灣,同時將臺灣定為反攻大陸基地。就結果而言這個動作使臺灣得以免遭中國共產黨赤化,並於隨後的東西冷戰局勢中,在美國的庇護下,得以穩固地打下了經濟成長的基礎。直到今天,臺灣依舊無法將蔣介石完全駁斥為「惡」的理由,正與這段歷史事實息息相關。
蔣介石究竟該歸屬於歷史的何處,在臺灣還是懸而未決的問題,可以說是「尚未蓋棺論定」。正因如此,關於蔣介石這號人物還留有許多討論的空間。
筆者在2014年付梓《最後的帝國軍人:蔣介石與白團》(日:講談社,臺:聯經出版)一書,內容聚焦討論蔣介石與舊日本軍人之間的關連。全書取紀實形式,深入挖掘一支由約80名舊日本陸軍參謀群為核心組成,被稱作「白團」的軍事顧問組織,在1969年之前活躍長達20年的歷史。
這支「白團」在戰後以非法形式渡臺並參與了種種規劃,包括安排謀劃蔣介石的反攻大陸計劃、為重建國軍而實施的軍事教育,還有參考二戰時的日本,推動國民總動員體制等等。關於白團的歷史,過去也曾經有出自部分當事人的回憶錄之類書籍或是文集等問世,然而當中具備史料考證或第三者訪查等客觀檢視的出版品卻少之又少。筆者除取材蔣介石日記、國防大學史料、當事人未公開日記或備忘錄外,還直接採訪了依舊在世的倖存者,試圖透過重重手法更立體地勾勒出蔣介石的內在心理與軍人們的動機、還有歷史局面、日本與中國在人際層面的往來等等,以探究為何蔣介石會在被迫棄守大陸的山窮水盡之時,求援於曾經一戰的敵手日本。
這本書亦於2015年在臺灣推出了繁體字版,目前銷售量累積達到將近一萬本。這個數字是日本銷量的幾乎兩倍,讓我深切感受到臺灣社會對蔣介石有多麼關注。同時,這點也證明了一件事:特別是對如我一般,專寫中國、臺灣近代史與現代政治相關內容的非小說類作者而言,把用日語寫成的著作或論文換置到多種語言(繁體字、簡體字)中,便意味著與一座更廣大的讀者市場連線。除此之外,原以為中國當局的內容審查是個大難關,現在卻也有了點譜,簡體字版本預計將能於2016年夏天推出。
與此同時,由臺灣知名電影人李崗(導演李安胞弟)製作推行,並以拙作為底本的紀錄片電影已於去年底開拍。我自己也以顧問的身分參與其中,眼下正一個頭兩個大地搬出一箱箱裝滿寫作材料的紙箱,尋找那些早想不起放在哪裏的文件(所以說取材檔案果然是丟不得的)。這部片預計於2017年拍完,李崗先生說本片拍攝目的在於「不以簡單的善惡二分法區分,而是從歷史脈絡的角度定位蔣介石。這個角度在臺灣尚有拓展餘地,蔣介石與日本的關連便是其一」。
「一個中國」等同於「勿忘蔣介石」
我認為蔣介石這號人物之所以舉足輕重,有相當程度的原因是由於臺灣至今依舊沒有完全脫離當年由蔣介石,以及敵對陣營的毛澤東一同劃出的構圖,也就是「以一中為前提的兩岸分治」。
臺灣在這20年來,一邊肩負著蔣介石連同整組國家機構一起搬來的「中華民國」國號與憲政體制,同時逐步落實了民主。在和平之中,完成6次總統直選與其中3度的政權輪替,這項事實值得人們肅然起敬。如果與此同時,也能順利擺脫中華民國體制,那麼民主化與臺灣化便可並駕齊驅了。然而,臺灣的情況卻是先推動民主,同時相當程度地在心理層面落實了臺灣化,不過體制方面卻遑論完成,而根本是原原本本地還保持著蔣介石時代的樣貌。
現在的實情,是中國方面強硬要求臺灣必須停駐在「一個中國」的框架裏,這彷彿像是中國正對臺灣大聲疾呼著「不可以拋棄蔣介石」一樣。遙想當年那個高喊「蔣匪」的年代,態度丕變堪比變天。蔣介石研究如今在中國,已逐漸不再禁忌,書店裏關於蔣介石的書甚至比毛澤東關連書籍還要常見,顯示蔣介石書籍擁有穩固的讀者市場。當然,這些書本大多不脫「蔣介石為何失敗」這樣的史觀。但即使如此,慎重地從蔣介石日記等第一手史料中,推敲蔣介石的人格樣貌與行為,這樣的動作對於促進中國社會更客觀地認識蔣介石,絕對是有益無害的。
蔣介石的亡靈仍徘徊於東亞
1月28日,馬英九總統登上了南海南沙群島(Spratly Islands)中的太平島。1945年日本戰敗後,蔣介石以中華民國名義出面「接管」南海,讓臺灣至今仍握有太平島與東沙群島的實質管理。同時,中華民國在1947年劃定的「十一段線(中國為九段線)」,今天依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理依據,用以主張其對南海島嶼具有所有權。「不論是美國還是日本、中國、臺灣,一直到今天都還跳脫不出蔣介石的股掌之間」,這句話說不定並不算太過。直至今日,蔣介石到底在整個亞洲留下多少影響,並依舊持續?這或許值得人們更深一層探討。
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的研究員林孝庭,於去年出版《臺海.冷戰.蔣介石:解密檔案中消失的臺灣史1948-1988》一書,掀起一番討論。這本書也安排了不少篇幅論述白團。林孝庭在書中強調的觀點,就是蔣介石在冷戰中扮演的角色被過度貶低,臺灣蔣介石身為美國當年在東亞的最強盟友,他是如何全面性地影響美國東亞政策這一點,尚待更進一步地詳細梳理。
只要東亞的冷戰局面一日不消失,那麼蔣介石的亡靈無庸置疑地將持續徘徊在這片地域上。這正意味著,蔣介石還應獲得更多討論、言說。
(2016年2月5日,原文中文)
標體圖片:白團成員的紀念照(圖片提供:野島剛)美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民黨 臺灣 共產黨 中華民國 日治時代 日據時代 蔣介石 根本博 富田直亮 白鴻亮 岡村寧次 白團 郝柏村 最後的帝國軍人 野島剛 行動代號:孫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