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心懷望鄉之念——灣生與臺灣

政治外交 社會 文化 臺灣香港

迎接戰後70年──灣生們的今天

臺灣從上世紀90年代後半期在李登輝總統領導下民主化進程加快,這一時期開始,人們對鄉土文化和歷史的關心日漸升溫。關於日本統治時期的問題,也在冷靜和客觀的判斷下,呈現積極評價其對臺灣的貢獻的趨勢。產生的連鎖反應就是對灣生的關注度也與日俱增。

住在福岡縣,出生於臺南市的今林敏治先生總結了自己在臺南度過的年幼時期的記憶,出版了《鳳凰木花開不落》一書。他眾多的珍貴描述讓臺南的鄉土歷史研究學者們對該書投以熱烈的關注。還有,住在東京多摩市,出生於臺北市的德丸薩郎先生,用了10餘年的時間完成了日本統治時期的住宅地圖。他充分利用了灣生之間的聯繫網,只要收集到訊息就立即手繪到地圖上,不斷地畫了下來。想想看,這真是令人發瘋的一件事情。而這個完成後的地圖堪稱了解當時的臺北市市貌的第一手史料。

由臺北建成小學的畢業生組織的建成會。定期發行會報,旨在進行交流

另外,在本網站出現的岡部茂先生(住在群馬縣,出生於臺北市)在臺北建成小學同學會「建成會」的運營上傾注了大量心血,該同學會現在還在堅持頻繁活動。這種同學會資料中無疑也隱藏著寶貴的證言。

除去上述,已故天理大學名譽教授蜂矢宣朗先生將自己的記憶整理出來,寫成《灣生之記述》自費出版,臺中出生的篠原正巳先生也著有《臺中日本統治時期的紀錄》、《芝山岩事件之真相》等,這些著作都成為研究臺灣歷史所不可或缺的資料。關於臺灣東部,也有故山口政治所著《不為人知的東臺灣~灣生記載的另一部臺灣史》,這是一部超過500頁的巨著。這些著作中滲透了作者對臺灣的思念之情,灣生對臺灣所抱有的無限深厚感情呼之欲出。

下一頁: 當今千絲萬縷的日臺情誼

關鍵詞

鐵路 臺灣 日治時代 日據時代 灣生 岡部茂 日本統治時期 日語一代 片倉佳史 建成小學校 臺灣協會 灣生回家 多桑世代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