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戰歿者」——巴士海峽慰靈祭奠活動

政治外交 社會 文化

最喜歡的弟弟之死與麵包超人的誕生

另一方面,柳瀨嵩的弟弟柳瀨千尋,是從日本舊制高知高中考進當時的京都帝國大學法學系的青年才俊。他柔道也很厲害,文武雙全。柳瀨嵩對這個弟弟一向引以為傲。

幼年時期喪父的兄弟倆,關係特別要好。千尋從小時候開始就是個好弟弟,當哥哥和附近的孩子們打架時,雖然自己還小根本幫不上忙,但仍嚷嚷著「我要保護哥哥」,拼命為哥哥加油。

柳瀨嵩的隨筆裏,多次出現小時候圓圓臉的千尋。柳瀨嵩一直聲言「我非常討厭戰爭」,最終創作出了「麵包超人」,它甘願讓飢餓的人們撕下自己的麵包頭來吃,具有終極的「自我犧牲人格」。這個主角長著和千尋那樣的圓圓臉。

作為戰後日本基石的戰歿者們,正是這樣作出了自我犧牲的人們,換言之他們是「為了他人而活著的人們」。麵包超人指的是誰呢——我帶著這個問題寫完了《慟哭的海峽》。

柳瀨千尋少尉乘坐的是「吳竹」驅逐艦。作為反潛偵察室的指揮官,他肩負著發現敵方潛水艇的使命。但1944年12月30日,「吳竹」驅逐艦遭受美國潛水艇的兩枚魚雷攻擊,在巴士海峽沉沒了。

為死去的父親和10萬戰歿者誦經

「吳竹」驅逐艦的艦長是吉田宗雄少校。在慰靈祭上誦經的,正是已故吉田艦長的兒子吉田宗利(臨濟宗禪林寺的住持,73歲)。吉田宗利長期在佐賀縣擔任高中教師,曾經擔任該縣升學率最高的高中佐賀西高中的校長,是佐賀縣教育界的權威人物。同時,吉田家還一直擔任小城市禪寺的住持。

3歲時就與父親死別的吉田宗利,不記得父親的臉長什麼模樣。但是,母親在丈夫受訓的海軍軍校同期(第62期)文集中收入的一篇手記中,記下了吉田宗利和父親離別時的樣子。

「丈夫緊緊握著長子的手,摸著他的頭說『那爸爸就走了,要好好的喔』,留下這麼幾句簡短的話就決然地出發了。像是有預感似的,長子宗利一直哭鬧著撒嬌說,『我要跟爸爸走嘛』,讓我非常狼狽。丈夫像是回應孩子似的多次回頭揮手,精神十足地出發了。他的那個樣子,直到現在還在我的腦海中揮之不去。」

那個3歲的孩子,經過戰後的70年,現在已經73歲了。為了向死去的父親和10萬名戰死者誦經,他特意從佐賀縣趕過來。

在吉田住持的誦經聲中,包括遺族在內很多參加者上香。我也是其中之一。大家依次走上久經風雨的潮音寺2樓正殿,為戰歿者雙手合十祈福。

下一頁: 戰歿者告訴我們的

關鍵詞

日本 福島第一核電廠 臺灣 吉田昌郎 門田隆將 太平洋戰爭 巴士海峽 潮音寺 中島秀次 柳瀨千尋 柳瀨嵩 麵包超人 玉津丸 吳竹 吉田宗雄 吉田宗利 慟哭的海峽 為義捐命 根本博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