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臺灣116選舉:站在分水嶺上的蔡英文新政權

政治外交 臺灣香港

川島真 [作者簡介]

當前的課題

蔡英文將於2016年5月20日就任總統。但立法委員2月1日就上任了,這意味著新的立法院將和馬英九總統對峙3個月。圍繞行政院院長一職已出現拉鋸戰,但至少在未來數月內,臺灣的政治將陷入僵局,很難通過新的法案。而對於蔡英文來說,除了敲定閣僚名單外,這幾個月正是為今後的內外事務、對華政策做準備的時期。根據情況,可能會或者已經與中方在私底下展開了談判,日本和美國方面也已經開始尋求與蔡英文進行接觸。

蔡英文政權的重大課題是如何處理對華政策。2015年末,馬英九與習近平的會談在事實上確認了「九二共識」;習近平還表示,將要求今後的政權也堅持這一共識的「核心部分」。中國政府將對一直宣稱維持兩岸關係現狀的蔡英文采取怎樣的政策?蔡英文在兩岸關係的表述上是否會有新的提法?這些都是人們關注的焦點。

馬英九執政的8年間,兩岸實現了「三通」,交流變得極為活躍。但臺灣民眾的「臺灣人意識」日益增強。或許可以說這是明確意識到與中國人「差異」的8年。不過與此同時,中國擴大了在政治、安保和經濟等方面對臺灣的影響力。雙方之間聯繫的加強與自我認同的分化同步發展。那麼,蔡英文政權將如何尋求均衡,施展對華政策呢?目前,蔡英文滿口「維持現狀」、「承認九二共識的存在這一歷史事實」之類表述,但關鍵是中國在何種程度上與其達成妥協。

內政方面也不容樂觀。尤其是經濟政策,將成為新政權的重大問題。在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情況下,過去一直依賴中國的臺灣經濟應該如何適應現狀,將是一個課題。

總之,正如立法院院長歷來是由國民黨政治家擔任所反映的那樣,民進黨在立法院占據過半數議席尚屬首次。民進黨到底會做些什麼?它很可能通過法案沒收國民黨不當獲取的黨產,但一味批判、否定前政權並非明智之舉。民進黨政權需要保持一定的自我克制。這也是許多國家政權更替時面臨的共同問題。

下一頁: 日臺關係的未來

關鍵詞

中國 日本 川島真 蔡英文 臺灣 民主 Kawashima Shin 太陽花學生運動

川島真KAWASHIMA Shin簡介與署名文章

nippon.com編輯策劃委員會委員。東京大學大學院綜合文化研究科教授。中曾根和平研究所研究本部部長。專攻亞洲政治外交史、中國外交史。1968年生於東京都。1992年畢業於東京外國語大學外語系中文專業。1997年修滿東京大學研究所人文社會系研究科博士課程學分後退學,獲博士(文學)學位。經任北海道大學法學系副教授後,擔任現職。著作有《中國近代外交的形成》(名古屋大學出版會,2004年)、《21世紀的「中華」 習近平中國與東亞》(中央公論新社,2016年)等。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