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丁史柯西斯在《沈默》中的追詢

文化

美國導演馬丁史柯西斯初次閱讀遠藤周作小說《沉默》28年後,終於搬上了銀幕。那麼,導演在這部電影中寄寓了怎樣的所思所想呢?

「一部非常特殊的作品」

雖然取得了改編成電影的版權,但一直到實際著手劇本寫作(與傑伊庫克斯共同撰寫),之間花費了相當長的時間。「2003年拍攝完《紐約黑幫》之後,我的內心發生了變化,終於開始了《沉默》劇本的工作。在私生活上也出現轉機,再婚後還有了1個女兒。」

雖然這是一部歷經了長年人生積累而創作出的作品,但導演表示,電影的完成,並不是終點,今後這個作品將永存於心,伴隨自己走過人生。他說,在這部電影的製作過程之中,自己就人類存在的本質性問題、信仰與懷疑進行了深刻思索,在這個意義上,對自己而言,這是一部有異於它的非常特別的作品。

導演說,遠藤周作的原著不是宣講宗教教義,而是描寫信仰的苦痛與懷疑,因此是「全面性」的作品。「我們人類是一種懷疑一切的存在,甚至疑惑為何出生在這個世界上,人生的意義何在。正因為此,這部小說非常強烈地吸引我。」

導演在談到《沉默》中所描繪的信仰世界時說,那不是父權、權威的基督教,而是對弱者的慈悲之心,母愛般的關懷,因此才會在日本的土壤生根發芽,為秘密的地下基督教徒所接受。

下一頁: 發掘日本演員的最大個性與能力

關鍵詞

基督教 長崎 電影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