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离岛游

长崎 五岛列岛:寻找“地下基督徒”的历史足迹

旅游 文化 历史

2018年5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专业咨询机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推荐将“长崎及天草地区隐匿基督徒相关遗产”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其中的五岛列岛至今仍保留着村落遗址。此次,海岛摄影师黑岩正和探访了这个列岛。

明治维新前不久的1865年3月17日,在刚对外开放的长崎大浦天主堂里,杉本YURI等15名掩声屏息于浦上地区的天主教徒走向正在祷告的法国神父贝尔纳・珀蒂让(Bernard Petitjean)面前,向他表白了自己的信仰。

耶稣会传教士方济各·沙勿略称,基督教于1549年传入日本,并以九州地区为中心迅速向周围扩展,后来还出现了像促成长崎港开港的大村纯忠这样信奉天主教的大名(诸侯)。但丰臣秀吉在1587年和1596年颁布了禁教令。1612年,江户幕府在直辖领地颁布禁教令,并于1613年推广至全国。1614年,大部分传教士被驱逐出境。到17世纪中叶,日本正式开始锁国。之后,对基督徒的严酷镇压持续了逾250年。

在这种状况下的日本,竟然还有教徒隐藏身份并代代承继信仰,如此的奇迹,据说令法国神父贝尔纳·珀蒂让深为感动。随后,在日本“发现信徒”之事传遍世界各地的天主教相关人员之中。

位于若松岛里浦的天主教徒洞窟,见证了当年地下天主教徒的艰辛历史

旅途从长崎港开始

之后150余年过去了。2018年,“长崎及天草地区隐匿基督徒相关遗产”即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长崎县的五岛列岛,分布着许多该遗产的遗址。多个港口都有前往五岛的船只,因此笔者决定将长崎港作为此次探寻地下天主教徒遗迹之旅的起点。

大浦天主堂的正式名称为“日本二十六圣殉教者堂”,它是为了纪念在1597年被丰臣秀吉下令处死的26名天主教徒而建的。这些天主教徒是日本第一批殉教者,在欧洲一直受到人们的崇敬,并在1862年被封为圣人。1864年末,大浦天主堂以此冠名,面向长崎市西坂山丘的殉教地,建起了这座教堂。

教堂正面中央是一座美丽的八角形尖塔。教堂内部,庄严而神秘的光线透过彩色玻璃倾泻而下。建立初始,以“参观法国寺庙”为名拜访这处教堂的地下天主教徒们,是怀着怎样的心情仰望这些彩色玻璃的呢?

被指定为日本国宝的大浦天主堂

谷歌地图

地下天主教徒移居的岛屿

从长崎港前往五岛列岛,可以选择渡轮或喷射飞船。如果不是急着赶路,那么推荐搭乘渡轮,这样可以登上甲板眺望。早班渡轮8点5分鸣笛起航,向福江岛驶去。

从江户时期开始,五岛列岛就是许多地下天主教徒的移居之地。虽然1865年“发现信徒”一事成了宗教史上的奇迹,但明治政府继承了禁教令,直到1873年(明治6年)才予以废除。在此期间,地下天主教徒公开自己信仰的机运高涨,这些人遭遇了“浦上四番崩”(长崎市浦上村第四次镇压教徒事件——译注)等种种镇压。在五岛,也发生了被称作“五岛崩”的镇压事件。

渡轮于11点15分准时抵达福江港。这是五岛列岛中最大的一个岛。岛上虽然有五岛汽车公司的巴士运行,但班次很少。如果想自由自在地环游福江港,还是租车方便。笔者租了一辆摩托,出发去探访各处教堂。首先,来到了位于福江港北部奥浦地区的堂崎天主堂。禁教令废除后,这里建造了五岛列岛上首座圣堂,现存的哥特式红砖建筑十分美丽。

堂崎天主堂最早建于1880年,现在的教堂是1908年重建的

接着,笔者前往位于海岛最西端玉之浦地区的井持浦教堂,这是日本首座仿造了卢尔德(Lourdes)圣母洞的教堂。卢尔德是法国西南部一座市镇的名字。据说,1858年,在当地的一个小洞窟里,圣母玛利亚在一名少女面前显灵,从洞内岩石间涌出了可以治病的泉水。1891年,梵蒂冈仿造卢尔德圣母洞的消息传遍世界,1899年,井持浦教堂也模仿建造了有玛利亚圣立像的圣母洞。

井持浦教堂的卢尔德圣母洞

傍晚,笔者来到三井乐半岛西北部,在渕元天主教徒墓碑群眺望夕阳落入东海。这里充满着一种庄严的气氛,犹如象征着在残酷的镇压下仍顽强存活的天主教徒们的信仰心。

夕阳映照下的墓碑群

谷歌地图

下一页: 一路北上,巡游五岛列岛的世界遗产

关键词

观光 九州 长崎 宗教 五岛 名胜古迹

系列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