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伟人传

无问西东:冈仓天心

文化

清水惠美子 [作者简介]

在明治时期的西洋化大潮中,冈仓天心对日本近代美术的发展可谓厥功至伟。他曾任波士顿美术馆中国日本美术部主任的冈仓,是一位力图融合东西精神的罕见思想家。

不只局限于日本文化的传介

在“多元文化共存”成为紧迫课题的现代社会,国家或民族之间的对立依然尖锐。一百多年前,一个日本人将霸权和利权的全球争夺战比作惊涛骇浪中的双龙争珠。这个日本人就是冈仓觉三(天心,1863-1913年)。在日俄开战的1904年,冈仓来到美国,在波士顿美术馆工作,很快便成了中国日本美术部首位日本籍主任。他撰写了3部英文著作(*1),介绍日本等亚洲美术、历史和艺术思想。在这些书中,出现了两条龙,象征着对立中的“西洋”和“东洋”。

1906年,由Fox Duffield出版社发行的The Book of Tea(《茶之书》)初版(图片提供:茨城大学五浦美术文化研究所)

1906年,在美国出版的The Book of Tea(《茶之书》)中,冈仓写道,为了修复被双龙之争而撕裂的世界,只能寄期望于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神“女娲”或印度的神佛化身“阿瓦塔”。在这种看似已经放弃了寻找解决方案,充满万分绝望的叙述之后,冈仓又向读者呼吁“算了,还是来喝口茶吧”。他说:“晴朗的午后,阳光照在竹林之上,泉水奏起欢快的音符,茶釜中传来滚滚的松涛声。梦中虚幻,让我们漫无边际地来空想一番美妙之事又如何?”

冈仓的这番话,是在劝诱对方走出黑暗的海洋,步入光明,来共享一杯茶。“西洋”喝的“茶”是“红茶”,其茶叶来自“东洋”。红茶是“西洋”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品。在日常生活中,饮茶小憩是跨越国家和民族的大众休闲活动。享受下午茶时,在主客的互动中,存在着和日本茶道仪式共通的礼节、款待和对话。冈仓认为,对“茶的崇敬”不分西东,因此,东西方的人性早已“在茶杯中相遇”。

《茶之书》被认为是一本以茶道为主题、向国外介绍日本文化的著作。然而,书中还包含着更多的信息。在承认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同时,冈仓认为两者是平等的,如果互相认同对方的价值观和文化多样性,学会相互尊重理解,那么彼此就可以获得和谐。他巧妙地运用“茶道”的知识,向世界诠释“喝茶”这种日常微不足道的小事可以促进人们之间的心灵沟通。正因为如此,《茶之书》至今仍受到全球读者的喜爱和高度评价。

《双龙争珠》 横山大观1905年 绢本墨画淡彩。以松为龙,以月为珠(图片提供:横山大观纪念馆)

(*1) ^ The Ideals of the East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Art of Japan(《东洋的理想》)、The Awakening of Japan(《日本的觉醒》)、The Book of Tea(《茶之书》)。

下一页: 西学与日本传统的结合

关键词

美术 思想

清水惠美子SHIMIZU Emiko简介与署名文章

茨城大学全校教育机构副教授,兼任同校五浦美术文化研究所员工。生于茨城县。曾任波士顿儿童博物馆(Boston Children's Museum)策展人,后走上学术之路。2008年,御茶水女子大学研究生院博士后期课程毕业,获博士(学术)学位。2015年起,担任现职。专业是比较文学、比较文化、日本近代美术史。著有《从比较文化史的角度,看冈仓天心在波士顿的活动及艺术思想》(思文阁出版、2012年)、《五浦的冈仓天心和日本美术院》(岩田书院、2013年)、《前途无量——冈仓天心(觉三)和由三郎》(里文出版、2017年)等。获2012年度(第63届)“艺术选奖文部科学大臣新人奖”(评论等部门)。

系列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