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史探险

西博尔德:双重身份,光影交织

文化

江户时代后期,德国医生、博物学家菲利普·弗朗兹·冯·西博尔德(Philipp Franz von Siebold)来到日本。在日本的6年间,他收集了数以万计的植物标本和有关日本地图及工艺美术品等,并以《日本》、《日本植物志》、《日本动物志》三本著作成就了其日本学大家的地位,为欧洲各地的日本博物馆建造做出重要贡献。在他逝世150周年之际,让我们来观察一下他的功绩。

佩里和西博尔德

1830年,西博尔德回国,定居荷兰的莱顿。根据带回的大量资料,他在1832年编著了巨作《日本》,同时整理编辑了日本动植物的相关书籍。据《日本植物志》的记载,喜欢紫阳花的西博尔德用妻子的名字为盛开于鸣泷塾周围的花取学名为“Otakusa”;《日本动物志》中记载称,已被视为化石的“日本大鲵(大山椒鱼)”,第一次在欧洲做了介绍后,获得人们的极大关注。这三本著作以西博尔德三部曲而享有盛名。

展览会“西博尔德:向世界展示日本的自然”上展出的紫阳花压制标本。紫阳花取妻子之名命名为“Otakusa”(图片提供:东京大学综合研究博物馆)

西博尔德在日本搞到两条日本大鲵,并将它们活着运往荷兰。其中1条安然无恙抵达荷兰,并人工饲养了50多年(图片提供:国立科学博物馆)

1853年,美利坚合众国海军东印度舰队提督佩里带着米勒德·菲尔莫尔总统的亲笔信现身浦贺。对佩里来说,西博尔德的日本情报极有价值,但对在背后操控西博尔德的荷兰则高度警戒。所以,他完全拒绝了荷兰的帮助,而是决定通过自己国家的力量,逼迫日本打开国门。

特为纪念西博尔德逝世150周年而策划的“昔日重来!西博尔德的日本博物馆”展的策划人之一、江户东京博物馆的小林淳一副馆长指出:“佩里是了解西博尔德的,但却没有参考他的做法,而是以武力作为后盾逼迫日本打开国门。最终令日本幕府屈服,放弃了闭关锁国政策。同样在对日政策上,西博尔德对待日本的方式则是想要通过振兴贸易来促进日本开放国门。”

特展“昔日重来!西博尔德的日本博物馆”,再现了19世纪在欧洲举办“日本博物馆”展的情形

西博尔德在促进日本开放这一点上虽然输给了佩里,但他在西方创立了日本学,在历史上留下了功不可没的学术意义。较之1900年巴黎万国博览会上对日本的介绍以及之后在欧洲被称作“日本主义”的日本审美情趣热潮,西博尔德领先一步,设立了日本博物馆,并力图广泛的介绍日本,对日本的“西洋学”和西方的“日本学”双方的发展都做出了贡献,这一点是我们不能忘记的。

取材、文:长泽孝昭
插图:井塚刚
翻译合作:JST中国综合研究交流中心《客观日本》

特展“昔日重来!西博尔德的日本博物馆”概要

【长崎会场】

会期:2017年2月18日(星期六)~2017年4月2日(星期日)
会场:长崎历史文化博物馆(邮编850-0007 长崎县长崎市立山1-1-1)

【大阪会场】会期:2017年8月10日(星期四)~2017年10月10日(星期二)
会场:国立民族学博物馆(邮编565-8511 大阪府吹田市千里万博公园10-1)

关键词

历史 日本史

系列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