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动画的潮流

动画短片的魅力——访《头山》导演山村浩二

文化

动画导演山村浩二因《头山》而闻名全球,此次恰逢其新作问世,记者就完全迥异于长片的“试验田”动画短片的表达多样性与魅力,采访了山村导演。

山村浩二 YAMAMURA Kōji

1964年生。东京造形大学毕业。90年代曾用丰富的技法制作儿童向动画《贺郎和皮优布(Karo & Piyobupt)》《帕科西(Pacusi)》《巴别塔之书(Bavel's Book)》。2002年《头山》获得安锡、萨格勒布等世界六大动画电影节大奖、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提名。凭借作品《头山》《卡夫卡 乡村医生》(2007年)斩获安锡、萨格勒布、广岛、渥太华世界四大动画电影节大奖,成为世界首位动画电影节“大满贯得主”。2013年在东京世田谷区开设了动画片专门店&画廊“Au Praxinoscope”。担任东京艺术大学教授,致力于培养年轻动画创作者。

8月5日起,《萨蒂的<游行>(Parade de Satie)》、《怪物学抄》等9部动画短片将在东京涩谷的EUROSPACE上映

一个吝啬的男人捡了樱桃吃。觉得樱桃核扔了很可惜,就一并吞了下去。于是他头顶长出一枝树苗,虽然剪掉多次,可过后又长了出来,最终长成了一棵大树。春天到来,这棵树开满了樱花,于是众人纷纷跑到男人头上喝酒赏花。男人便把树从头上连根拔去,却留下了一个大坑,雨水积蓄起来又变成了一个水池,最后他跳进这个水池里淹死了。山村用10分钟的动画短片,将超现实主义落语段子《头山》搬上了银幕,2002年斩获安锡国际动画电影节大奖,成为首位获得这一奖项的日本人。此后,他在动画短片的世界不断开拓,表现手法越发丰富多彩。8月《山村浩二 右眼和左眼看到的梦》即将上映,这是一个包括最新作品在内的9部动画短片集锦。(上映作品参考后文)

动画短片是创作者的试验田

2017年,是日本动画诞生100周年。以宫崎骏作品为首的日本动画长片风靡全球,让“anime”一词作为专指受日本漫画影响的商业动画片的词汇,正式收录进英语辞典。山村认为动画短片的表现手法不同于“anime”,从传承试验精神的意义来讲,它更接近于100年前动画片的原点。

“动画短片有点像是创作者的试验田。水彩、粉彩、彩色墨水、墨汁、粘土、玻璃、沙砾等素材均可使用,让人惊叹‘用这些东西画出来的画也能动呀’。即使是同一个导演,每部作品使用的素材都不尽相同。这种表现手法的多样性正是短片的魅力所在。”

走上创作型动画导演的道路

山村说,小学的时候非常爱看赤塚不二夫的动画片《猛烈太郎》。有一天,他看到了零食店买的洋画卡片上的“喵了个咪”猫(《猛烈太郎》里会直立行走和说话的野猫),就开始思考它是怎么在电视上动起来的,于是便开始了对动画原理的探索。“我懂得了动画的基本原理是连续展示一帧帧静止画面,就可以动起来。于是从初中到高中我不断地反复试错,用8毫米胶片进行拍摄。第一次看到投影出来的动态画面,我觉得非常震撼和有趣,当时的体验就成了我如今依然坚持创作动画短片的原动力。”

动画片的有趣之处在于能刺激观众的想象力,山村浩二如是说

山村在东京造形大学的专业是具象油画,然而“在学习绘画表现的过程中,我再次感到想要表现画面动态变化的有趣之处,以及单幅绘画无法表现的身体情绪(喜怒、恐惧、欲望等),最合适的手段还是动画片”。

当时深受尤里·诺里斯金等俄罗斯和加拿大的动画短片导演作品的影响。于是决定了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用画画的感觉来制作大人也能看的动画片”。1985年看了第一届广岛国际动画电影节后也深受触动:“当时,展映了一位叫Ishu Patel的旅加印度导演的专题作品。虽然每一部的手法都不同,但其根底共通的美学深深打动了我。”

大学的毕业作品是短篇粘土动画《水栖》,毕业后在动画美术的制作公司工作两年后,便开始了自由职业生涯。

东京世田谷区的工作室内各种画笔和毛刷应有尽有

用水性彩色墨水和墨汁在纸上直接作画

由4章组成的《水之梦》仍在制作中,此次专题展映将放映第1章

《水之梦》的原画。这是一部表现生物进化的作品

耗费6年的心血,只为10分钟的《头山》

“单飞后,一直没有好的机会可以制作大人向的作品。后来NHK来委托我做儿童向动画,我感觉和之前自己的初衷多少有些出入,因为我一直想创作的是成年人靠知识和想象力来欣赏的动画。但是在制作儿童向作品的过程中,我发现比起故事,小孩子对(角色)的动作和画面的氛围更有感觉,比如觉得有趣或感到害怕之类的。从挖掘人类心底深藏的恐惧心和好奇心的意义来讲,我发现即便是儿童向动画,我也能按照自己喜欢的动画表现方式来呈现。”

山田做了个实验动画,在《巴别塔之书》(1996年)这部5分钟的儿童向作品里,我表现了一个“可怖”而非“可爱”的世界。他说制作时间只有短短一个月,所以觉得还是有遗憾的地方。而第二年着手制作的就是《头山》。这部作品村山是在工作之余,耗时6年完成的。

《头山》的原画是用铅笔、马克笔、钢笔画的,但在表现手法上却是下了许多功夫的。例如玻璃清洗剂的泡泡也是素材之一。“用扫描仪扫描泡泡,捕捉泡泡破裂的过程。我想呈现出一种老胶片的质感”。山村在目前最长的短片21分钟的《卡夫卡 乡村医生》(2007年)中,也采用了这一手法。“真是玩得不亦乐乎,以至于直接报废了一台扫描仪。”山村苦笑道。

《头山》动画(YouTube)

数字化带来的可能性和局限性

动画行业也开始数字化,3D-CG成为主流。“我觉得数字胶片很适合动画片的制作。动画史上最重要的事件就是1914年赛璐珞的发明。不过,由于赛璐珞的技术制约,动画片能绘制的图案非常有限。只能使用丙烯颜料作画,也不能画阴影。但数字化制作的话,无论使用什么纸张和画材,最后都能自由地合成。像是逐渐回归动画片原点的感觉。”

山村一般是先在纸上作画,然后扫描到电脑里。最近的作品中,他越来越有意识地要呈现出扁平画面的质感。

“从全球来看,数码作画越来越主流。只不过,如果大家都用同一款热门软件的话,大家的作品就很容易呈现出相同的质感。如何将数码技术和传统技术巧妙融合在一起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只满足于用一种方便的数码工具作画,也就很可能让本已敞开的新世界大门重新关闭。”

山村工作室的地下一层是动画片专门店&画廊“Au Praxinoscope”。店名里的“Praxinoscope”是1879年发明的光学玩具“活动视镜影戏机”的意思。这里会不定期举办动画片的原画展和观影会

下一页: 动画片是睁开双眼观看的“梦”

关键词

动画片 宫崎骏 吉卜力

系列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