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身与日本人

日本的文身及其历史

社会 文化

山本芳美 [作者简介]

日本的文身经历了出现与消失的不断反复,其形式与审美在江户时代获得极大的发展。本文将追溯考察一下文身那些不为人知的历史。

二战后,文身开始向普通人的时尚转变

1948年,二战中战败的日本全面解除了文身禁令。在驻日盟军总司令部(GHQ)的占领下,日本各地建起了美军基地,文身师在军港横须贺,以停泊港口的美军士兵为顾客,做起了文身生意。据说在这里也是美国特色的文身比日式图案受欢迎,并且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时期,文身生意异常火热。

1953年12月,在韩国拍摄的澳大利亚士兵。据说这些文身是在埃及、英国、香港、日本和印度文刺的。收藏于澳大利亚战争纪念馆(https://www.awm.gov.au/collection/HOBJ4707/

上世纪70年代,在文身长期淡出人们视野的日本文身师们开始了出版和展会等活动。这一时期,时装设计师三宅一生、山本宽斋分别发布了灵感源于日本文身的“TATOO(文身)套装”。80年代,由于美国等地的摇滚乐队歌手们身上常常刺有文身,因而对此感兴趣的日本年轻人有所增加。此后,随着文身人气的提高,喜爱传统文身的人也越来越多。

“Tatoo” SS1971/970 Issey Miyake ISSEY MIYAKE / “Grid Body” Tokujin Yoshioka
“MIYAKE ISSEY: The work of Miyake Issey” National Art Center, Tokyo March 16 - June 13, 2016(摄影:nippon.com日本网 编辑部)

2014年,关东律师联合会以1000名20岁至60岁男女为对象进行了一次随机调查,结果显示其中16人刺有文身。从海外的文刺率占人口的一成至四分之一这一比例来看,该数字显得有点儿微不足道,但我们可以说的是,文身作为一种时尚,在日本也开始立足生根了。

参考文献

  • Christine Guth:“Longfellow’s Tattoos: Tourism, Collecting, and Japa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2004.
  • 小山腾《日本的文身与英国王室——从明治时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藤原书店,2010年
  • 玉林晴朗《文身百态》,文川堂书房,1936年
  • 山本芳美《文身与日本人》,平凡社,2016年

标题图片:丰原国周《三福 白色瀑布前的名演员们 江户时代 1863年》(Aflo)

关键词

艺术 文化 文身

山本芳美YAMAMOTO Yoshimi简介与署名文章

都留文科大学教授、文化人类学学者。曾就读于昭和女子大学研究生院生活机构研究科生活机构学专业,完成博士课程,并获学术(论文)博士学位。2000至2003年赴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留学。出版专著《文身与日本人》(平凡社新书,2016年)、《文身的世界》(河出书房新社,2005年)等。

系列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