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身与日本人

日本的文身及其历史

社会 文化

日本的文身经历了出现与消失的不断反复,其形式与审美在江户时代获得极大的发展。本文将追溯考察一下文身那些不为人知的历史。

明治政府,严格限制文身

由于在武士阶级中儒家思想根深蒂固,忌讳自伤身体行为,因而文身没有流行开来。另外,自1720年起,作为刑罚的附加刑,还开始实行了在额头和胳膊上刺青的“黥刑”,所以平民百姓中不乏有人厌恶文身。但是,尽管江户幕府几次对文身加以管制,却未有成效。19世纪下半叶,日本的文身达到了鼎盛期。

此后,掌握了政权的明治政府,取消了闭关锁国政策,力图成为与欧美比肩的文明国家。于是,外国宾客、游人和船员开始纷纷到访日本,这是400年来从未有过的事情。并且,他们把游历日本途中所见所闻,比如男女混浴、仅穿一条兜裆布的通体文身男子在街上阔步而行等景象,作为日本特有的风俗写入游记。

明治政府非常重视这些被欧美人视为日本未开化的部分,于明治5年(1872年)立法,对文身师与文身客双方实行了限制。到了20世纪初,日常身着衣物的习惯在社会上也得到普及,文身便被隐藏到了服装的深层。在这里笔者想补充一句,那就是反过来说,或许是在这个文身受到取缔的时代,让“唯有隐藏文身,精神世界才愈加深邃美好”这种想法变得更为强烈。

此外,冲绳和阿伊努地区女性文身的习俗亦受到冲击。虽然也有人秘密文身,可是一旦被发现,就会因野蛮落后而遭警察逮捕,被迫以手术或盐酸清洗等方法去除文身。现在,这些地区代代相传的文身习俗已然绝迹。

下一页: 文身师,远渡重洋,大展身手

关键词

艺术 文化 文身

系列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