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圣域神社
日本全国有大小十万多座神社。它是日本民族土著信仰——神道的主要设施。神道崇拜多神,其数量之多,有“八百万众神”之称。各个神社供奉与当地有着特殊因缘的神灵,最古老的神社创建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神社境内是一片圣域,主要建筑是本殿,祭祀着神灵的附体之物——神体,还有供人祭拜的拜殿以及其他相关设施。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众神的世界吧。
鸟居

鸟居,是神社建筑的一部分,形似牌坊,代表通向神灵之地的大门。鸟居作为神社的象征而闻名,它意味着“由此进入圣域”。
≫更多 参道

通往神社殿宇的道路叫做“参道”,意思是“参拜者走的道路”,多为碎石或石板铺成。
≫更多 注连绳

又写作“七五三绳”、“缔绳”等。神社用于圈围或悬挂的特别绳索,将“注连绳”,以示与圣洁之物的界限。
≫更多 手水舍

沿着参道往里走,最后的鸟居前通常设有“手水舍”。一般水池里装满了澄清之水,供你参拜前洗手漱口,以清除污秽,洁净身心。
≫更多 狛犬

狛(bó)犬是指立在神社入口两旁或拜殿两侧的石狮子像,它的作用是守护神灵。
≫更多 拜殿

来到拜殿,就终于祭拜了。站在拜殿前祭拜,叫做“略式参拜”(即简化了礼仪的祭拜方式——译注)。
≫更多 玉垣

坐落在拜殿后面的,便是“本殿”,里面供奉着该神社的神灵“祭神”。被称为“玉垣”的木栅栏环绕本殿周围,将它与外界隔开,用以表明“玉垣”之外是俗世,玉垣之内是神域。
≫更多 本殿

本殿是供奉神社神灵的中心设施,也是最为神圣的地方。根据所祀神灵的不同系统,本殿的建筑样式也多种多样,不过都是基于出云大社的“大社造”和伊势神宫的“神明造”这两种形式发展而来的。
≫更多 神木

本殿内分为“外阵”和“内阵”,“外阵”是神职人员进行祭祀等活动的地方,最里面的“内阵”则供奉着作为祭祀对象的“神体”。
≫更多 社务所

神社内还设有附属设施“社务所”,它是神职人员和巫女工作休息之处,他们在这里处理有关神社的各种事务,向祭拜者介绍神社和所祀神灵并受理求神者祈祷委托,在拜殿等建筑前还对外授予(出售)神符、护身符、破魔箭、绘马和神签等。
≫更多 装束

神职人员的服装和使用的道具都很有讲究其,原型来自中国大陆,但遣唐使废除后发展成独特的风格。它们不是现代日本人的日常服装,只有神职人员才会穿着。
≫更多 标题图片:出云大社
摄影:中野晴生
插画:井塚刚

鸟居
鸟居,是神社建筑的一部分,类似牌坊,代表通向神灵之地的大门。鸟居作为神社的象征而闻名于世,它意味着“由此进入圣域”。因此,穿过鸟居时应先微微弯腰鞠躬。神社规模不同,鸟居的大小和数量也各不相同。在拥有多个鸟居的神社,圣域入口处的鸟居最大,一般称为“第一鸟居”,此后依次为“第二鸟居”、“第三鸟居”,每穿过一个鸟居,意味着神性更高一层。
鸟居的基本结构,是在两根立柱顶架上冠木,用横撑木插入它的下方,起到连接作用。神社的系统(一般供奉同一个神灵的神社属于同一系统——译注)不同,鸟居也各异,比如有带屋檐的四脚鸟居、四柱三间的“三轮鸟居”等。说到颜色,一般人容易想起朱红色,不过通体朱漆的主要是稻荷神社系统和宇佐神社系统的鸟居,一般则都是由本色木料建造的。鸟居虽然原则上是木造,但也有使用石材的。此外,近年来金属材质、混凝土以及树脂材质的鸟居也越来越多。
伊势神宫(三重县伊势市)鸟居
宇佐神宫(大分县宇佐市)鸟居
日吉大社(滋贺县大津市)鸟居
伏见稻荷(京都市伏见区)鸟居
伏见稻荷鸟居
乃木神社(东京都港区)鸟居
大洗矶前神社(茨城县大洗町)的神矶鸟居
摄影:中野晴生
插图:井塚刚
▼配合阅读

参道
通往神社殿宇的道路叫做“参道”,意思是“参拜者走的道路”,多为碎石或石板铺成。参道通往每个朝拜地点,所以顺着参道可以大体走遍整个神社。不过有很多神社将参道的中央“正中”,视作神灵的通道,所以你应当避开正中行走,以示尊重。
三峰神社(埼玉县秩父市)参道
宇佐神宫(大分县宇佐市)参道
“镇守之森”
在古老神社的参道两旁一般都沿路栽有树木。这是因为神社坐落在“镇守之森”里,需要穿过它才能到达。这片树林在神道里叫做“神篱”,是神灵降临居住的神圣之处。这里的树木不得砍伐,而且连一片枯叶都不可带出,所以那些历史悠久的著名神社往往都有一片自古守护至今的茂密原始森林。
伊势神宫(三重县伊势市)的原始森林“宫域林”
摄影:中野晴生
插画:井塚刚 ▼配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