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生出怪兽哥斯拉的日本“特摄”

怪兽片和日本的独特拍摄手法

文化

冰川龙介 [作者简介]

“特摄片之神”圆谷英二发明了一种独特的拍摄手法:使用微型模型和怪兽人偶服装进行拍摄。日本的特摄片文化深受国内外影迷的喜爱,本文将回顾其历史,并探索其独创性和今后的发展潜力。

“特摄片”与“动画片”共同成长的时代

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昭和中期(1954-70年),特摄导演圆谷英二创作的特摄电影在世界范围内广受好评,大量输出国外。那些后来成长为影像创作者的各国的孩子们从他的作品中获得了感动和激励。

从1954年第一部《哥斯拉》上映到1970年圆谷英二去世这段时期,可以说是最初的特摄电影黄金期。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特摄片”在儿童影像文化中都是和“动画片”拥有同等的地位,两者互相影响,共同发展。

然而,时至今日,在“日本新媒体动漫艺术展”的分类里,有“动画”这个种类,却没有“特摄片”这个种类。粉丝群也出现了断层。可是,既然国外已经准确地把握了两种文化的密切关系和特点,那么我们就有必要趁这个机会再重新确认一下两者的关系。

现在 “日本的动画片”有了一个日本式的省略语“Anime”,已经为全世界所熟知和喜爱。被称为“漫画之神”的手冢治虫在1963年通过自己所创建的虫制作公司,将《铁臂阿童木》拍成了系列动画电视剧,这件事可以说是日本动画片成长的一个契机。它和欧美国家的全动作动画不同,为了表现“省略和夸张”的效果,多用静止画,减少1秒内使用绘画的张数等。运用这些独特的匠心和构思,手冢治虫开发出了手冢风格的有限动画,实现了“每周播放30分钟动画TV”。

同样的,“特摄”这个词和它的本意――侧重指技术的“Visual Effects”相比,也有了些许不同的含义,人们渐渐地开始用“Tokusatsu”这个说法来称呼“特摄”了。由于日本是个岛国,资源有限,因此很擅长将海外传来的技术和文化用日本的方式重新阐释,改造成灵活的、易于操作的小型、高效的东西,再重新向世界输出。这一点,在“动画”和“特摄”上也是一样。

下一页: 有别于海外的日本哥斯拉诞生思路

关键词

特摄片 GODZILLA 圆谷英二 微型模型 奥特曼 哥斯拉 怪兽 新世纪福音战士

冰川龙介HIKAWA Ryūsuke简介与署名文章

动画和特摄研究专家。明治大学研究生部客座教授。1958年生。结合IT工程师经历,从包括技术层面在内的综合性视角,对动画与特摄等影像文化展开研究与评论。

系列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