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中的传统美“Cool Traditions”

浮世绘——江户世风民情的写照

文化

小山•布丽奇特 [作者简介]

浮世绘曾对西欧的近代绘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现在浮世绘在国外的知名度依然很高,不过人们并不清楚它在江户时代最初是用于何种目的。在本文里,法国的日本美术研究者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您解说浮世绘的入门知识。

在法国,即便是现在,也会有许多人去观看浮世绘的展览。在19世纪后半期的西欧,日本的绘画艺术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热潮,催生了一场名为“日本主义”的著名艺术运动。在这之前,日本的绘画,尤其是浮世绘,只是被一部分人所熟知。而随着世博会召开,远东美术品的专卖店出现,喜爱日本绘画的人一下子多了起来。

马奈、德加、莫奈、梵高等画家,还有版画家布拉克蒙、雕刻家罗丹、作家龚古尔兄弟等等,许多艺术家都对色彩鲜艳美丽的浮世绘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并受到了影响。直到19世纪90年代,浮世绘的价格还算适中。

浮世绘在西洋如此受欢迎,这让当时的日本人十分惊讶。因为对于江户时代的日本人来说,浮世绘与其说是艺术品,倒不如说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当时,它是玩具、教科书,也是广告和新闻媒介。下面就让我们追溯一下浮世绘在江户时代诞生的背景,看一看它究竟在日本人生活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浮世绘的诞生

浮世绘的诞生和江户时代町人(江户时代居住在城市里的商人和工商业者的统称——译注)文化的形成密不可分。由于轮流晋谒制产生了大笔开销,大名只好向商人借贷大量钱款,金融经济渐渐发展起来,商业的兴盛孕育了丰富多彩的町人文化。浮世绘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并顺应社会要求不断改良,技术得到不断进步的。

浮世绘包含了手绘画,不过,在法语当中,一般把浮世绘称作“estampe japonaise”,按照字面意思翻译的话就是“日本的版画”。
木版画最初是被当作佛教经典的印刷技术以及插画技术从中国传入日本的。1660年左右,这种技术不再只用于插画,开始用于单张绘画。画家菱川师宣(?-1694)制作了第一张单张绘画,木版画以此为契机迅速发展起来。

初期的木版画被称作“墨折绘”,是用日本纸和墨创作出来的黑白版画。渐渐地,人们想看带色彩的版画了,于是画师们就用毛笔蘸着“丹”这种硫磺和水银的化合物给版画上色,彩色版画出现了。这就是“丹绘”。

到了18世纪,出现了用从红花中提取的染料进行着色的“红绘”和用黑漆着色的“漆绘”。

到了18世纪中叶,出现了用两色印刷和三色印刷技术创作版画的手艺人。于是就出现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红折绘”。此后,画家铃木春信(1725-1770)在1765年前后开创了被称为“锦绘”的多色印刷木版画。

下一页: 浮世绘实行分工制

关键词

艺术 歌舞伎 浮世绘 江户 美术 风俗 日本主义 町人文化

小山•布丽奇特Brigitte Koyama-Richard简介与署名文章

武藏大学人文系教授。生于巴黎。获巴黎大学研究生院比较文学博士学位。在早稻田大学研究生院研习日本的近代文学。专业是比较文学、美术(日本主义)。著作有《梦中日本 爱德蒙•德•龚古尔与林忠正》等。

系列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