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总监佐藤可士和:视觉标志的力量,突破沟通屏障

文化

日本设计界代表人物之一佐藤可士和,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设计方法论——“视觉标志,塑造品牌(ICONIC BRANDING)”。那么,其具体含义是什么呢?本文将为大家揭示他通过品牌战略,引导一个又一个项目走向成功的秘密。

佐藤可士和 SATO Kashiwa

创意总监。1965年生于东京。多摩美术大学平面设计系毕业。曾供职于博报堂,2000年创立“SAMURAI”工作室。涉足平面设计、项目设计、艺术设计、空间设计,以及企业和地方产业的品牌设计等广泛领域。著作包括《佐藤可士和的超级整理术》(日经商务人文库)、《佐藤可士和的碰头会》(钻石社)等。庆应义塾大学特聘教授、多摩美术大学客座教授。2016年度日本文化厅文化交流大使。http://kashiwasato.com/

将设计沟通作为文化

2016年4月,佐藤被日本文化厅任命为文化交流大使。这项活动是派遣艺术家、文化人士、研究人员出访国外,传播日本文化,过去主要由茶道、书道、建筑、文学、舞台艺术、现代艺术等领域的人士担当,而任命创意总监出任交流大使尚属首次。2017年3月到4月期间,佐藤将在纽约、伦敦和巴黎三个城市发表演讲,并在巴黎举办展览会。贯穿这一系列活动的关键词便是“ICONIC BRANDING”。

佐藤的有田烧“Dissimilar”系列

佐藤

 如果大家能将我所从事的“设计沟通”理解为一种文化,那我将感到非常欣慰。我希望通过一个不同于COOL JAPAN(酷日本)的切入点,展现日本的潜力。此次,纽约、伦敦和巴黎这三个活动举办地都是我很喜欢的城市。其中,我觉得巴黎是与日本文化亲和度很高的一个地方。尽管文化输出的偏好全然不同,但我认为审美意识在根源上彼此相通的恐怕还是要数巴黎。

日本的文化还远未被海外所认知。我自己就遇到很多这样的情况。在和外国人聊天时,心里想着“这种程度的事情应该知道吧”,却发现其实并非如此,因而难免有些失望。但如果运用“视觉标志”这个手段,沟通上的困难就有可能易如反掌地得到解决。提到沟通,人们往往马上想到语言,但我打算继续追寻视觉标志的力量,去突破沟通屏障。我希望今后在国外也能更多地实践这种方法论。

采访、撰文:清野由美
采访摄影:大河内祯
视频:花房辽

佐藤可士和 文化厅文化交流大使 日程

演讲:

2017年3月22日(星期三)18:30~20:00 Japan Society(纽约)
3月27日(星期一)18:00~20:00 皇家艺术学院(伦敦)
4月4日(星期五)18:30~20:30 巴黎日本文化会馆(巴黎)

展览会:4月4日(星期二)~4月15日(星期六)巴黎日本文化会馆

关键词

设计 品牌

系列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