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火冲向何方?——听作家吉田修一谈他的小说《怒》

文化

蒙特利尔电影节获得最佳女演员奖的《恶人》电影为,很多作品被摄制成电影的芥川奖作家吉田修一先生。在根据其长篇小说《怒》改编的电影即将上演之际,让我们一起去听他谈谈该作品的创作背景。

吉田修一 YOSHIDA Shūichi

1968年出生于日本长崎县。1997凭小说《最后的儿子》获得文学界新人奖,登上文坛。2002年以《同栖生活》获山本周五郎奖,以《公园生活》斩获芥川奖。2007年凭借在《朝日新闻》上连载的《恶人》,获得每日出版文化奖及大佛次郎奖。2012~2013年在《读卖新闻》上连载《怒》。 此外还有《再见溪谷》(2008年)、《太阳不动》(2012年)、《路》(2012年)、《粗暴的爱》(2013年)等多部著作。其作品已翻译成英文、法文、中文、韩文。此外还有许多作品被搬上银幕,例如《同栖生活》(导演:行定勋)、《恶人》(导演:李相日)《再见溪谷》(导演:大森立嗣)、《横道世之介》(导演:冲田修一)等。官方网站 http://yoshidashuichi.com/index.html

从一桩谋杀案中获得灵感

2007年,日本千叶县市川市,英籍英文女教师被杀害,嫌疑人市桥达也在日本国内逃亡近3年,其间“改头换面”做了多次整形手术。这一案件以及嫌疑人市桥整形前后容貌判若二人的通缉照片,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直到2009年11月嫌疑犯被捕为止,警方虽然陆续收到了大量目击通报,但多数均非嫌疑犯本人。

以《恶人》(2007年)等多部畅销作品闻名的作家吉田修一先生,从“市桥谋杀案”中获得灵感而创作发表的作品,就是长篇小说《怒》(中央公论新社)。它先在报纸上连载,后于2014年出版了单行本。作品围绕某杀人事件,生动地描写了纠结其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烈地震撼了读者的心灵。

盛夏之际,一对年轻夫妇在八王子惨遭杀害,犯人在凶案现场留下一个血写“怒”字之后逃亡。案发一年后,东京、千叶、冲绳三地分别出现三个背景不明的男子。他们均与通缉犯照片中的人物有某种程度的暗合。凶手是否就在他们三人中间?《怒》并未聚焦犯人的心理及其逃亡的戏剧性,而是描写了与每个男子相关的周围人物的复杂心情与行动。自己所爱所信任的男人,真是杀人恶魔吗?

之前,包括《恶人》在内,吉田修一的多部作品已被搬上银幕。此次,借9月电影《怒》(渡边谦主演,李相日导演)上映之机,记者采访了原作者吉田修一,请他谈了有关该作品的创作背景。

首先设定故事发生的地点

吉田先生1997年以小说《最后的儿子》登上文坛,2002年凭借《公园生活》获得芥川奖,其作品既有恋爱小说,又有犯罪小说,既有“纯文学”又有娱乐内容等,涉及领域十分广泛。但是,据吉田先说,特别是从37岁撰写《恶人》开始,他感到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发生了变化,作品的世界也随之拓宽了。

从创作《恶人》开始,自己的作品世界扩展了

“小说创作并非都像想象的那么顺利,尽管你事先打算下一次写这样的内容,去拓展作品的世界,但如果不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那是写不出来的。因此,我曾有过焦虑、烦躁。比如说马拉松比赛,如果你想跑得更快,就得有一套训练方案,并且每天切实照它坚持下去,这样也许能跑出个4小时或3小时的成绩。至于小说创作,那就只有日复一日的生活和写作,你别无其他选择。虽然我没有意识到从《恶人》开始自己发生了突变,但毫无疑问,我笔下的世界变得宽阔丰富了。也就是说,自出道起约5年、10年后撰写《恶人》时的我,已经变为能够创作出这些作品的‘我’了。”

吉田先生说,无论创作哪一部作品,首先考虑的是故事发生的场所,接着确定生活在适合这里的各种人物,最后再抱着一种想要了解这些出场人物的强烈兴趣写下去。故事发生的地点,他多选择自己去过的地方。《怒》的舞台,是千叶的房总、东京的新宿周边以及冲绳的孤岛。

2015年9月,吉田先生在冲绳外景拍摄现场©2016电影《怒》制作委员会

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拍成电影,吉田先生称他的体会是,作为舞台的地方都非常美。在拍摄电影《恶人》时,他再一次感受到了九州北部“粗犷”的冬季美景。而此次印象深刻的景色,则是千叶的渔港背后那连绵的群山、美丽的冲绳大海以及东京的夜景。“正因在如此绝美的地方,涌动着人的各种情感,才激发了我的写作愿望,想把它们描述出来。”

故事在千叶、冲绳、东京三地交错展开,在情节不断深入的同时,它也提醒人们,今天在日本某处发生的现象、事件绝非与己无关,任何人都有可能被置于同样的境况之下。一个人可在多大程度上介入他人的生活?我们是否能够相信爱情与友情?故事中的人物面临着这种考验。

应写的不是杀人动机

吉田先生在写作当初,自己也无法决定三名身份不明的年轻人之中谁是在逃犯,是否是山神一也。他说:“起初我一直在考虑将谁设定为山神才有说服力,拼命地寻找山神的动机。但在某一时点,“我感到小说的情节发展,不在于追究为什么这个人会杀人?最终,连作者本人也不清楚他的杀人动机。当然,不懂装懂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但是我还是决定放弃这种做法。现实中动机不明的事件并非不存在。”

“在报纸连载时,描写了山神的父母、朋友的证言等内容。在发行单行本时,删除了该部分的内容、我认为在《怒》这部作品中,没有必要写上述情节。”

“为什么杀人?弄不清犯人心理的事件也是有的。”

我们无从揣度犯人山神用血潦草地写下“怒”字时的阴暗心理。但是,可以说,这部小说没有去探究杀人凶手愤怒的根源,而是描写了与三名年轻人相关的人们的愤怒。这里既有针对自己无法信任挚友亲朋而产生的愤怒,也有针对对方背叛了自己的信任而产生的愤怒。为此整个作品充斥着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无法轻易互信所带来的无望、窒息与不安感。

“如果是过去,例如对刚搬来的邻居,很多情况下大概都是人们一开始就主动与他们交流接近。这是因为大家视新邻居为自己的同类,可以放心接触沟通。然而,今天的社会环境变了,例如隔壁搬来的是外国人,那么人们就会望而却步。或许这也是出于想和他们和睦相处的愿望。世界越来越大,有时反而会让人踌躇不前。这里存在一些微妙的细节问题,的确很难处理。”

“群星荟萃”的演员阵容

执导电影《怒》的李相日导演,在拍摄《恶人》(2010年上映)时,与吉田先生一起共同负责剧本与导演工作。李导演说:“在人们难以相互信任的现代社会,吉田先生正以小说的形式“孤军奋战”,拼搏呐喊。所以我感到有必要接过接力棒,以电影的方式把他的作品呈现给世人。”(7月11日新闻发布会)

7月11日举行的电影新闻发布会。前排左端是李相日导演,身后是吉田先生(摄影 nippon.com日本网 编辑部)

“我是小说家,李先生是电影导演,如果我们想对这个社会说些什么,那么最终只能通过作品来表现。像李导演这样,即使仅有一个人能够真正理解欣赏我的作品,我也会觉得写这部小说是有价值的。我本来最大的愿望,正是想让观影人理解我要表达的想法。”

吉田先生认为《怒》这部小说中,包含着某些与《恶人》相关联的元素,因此将《怒》的单行本样书寄给自己信赖的李导演以听取他的感想,而李导演则表示了想把《怒》改编成电影的意向。于是,吉田先生提出要求说,如果拍电影,那么希望是像好莱坞大片《十一罗汉》那样的“群星荟萃”阵容。“我直觉如果将《怒》改编成电影,其难度将远远超过《恶人》。这样就需要有‘武器’来帮助这部电影成功,于是我想到了‘群星荟萃’这种方式。还有,作品描写的是千叶、东京、冲绳三地的‘边缘群体’,由大牌明星们来演绎这些‘小人物’,我觉得这才有意义。”

在电影《怒》中,国际影星渡边谦饰演千叶县渔业合作社职员槙洋平,他因自己女儿与身份不明的男子交往而忧心忡忡。此外,以饰演男同性恋恋人的妻夫木聪和绫野刚为首,宫崎葵、松山健一、森山未来、广濑铃等主角级演员,都一改以往的角色形象,以精彩的演技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主题音乐由坂本龙一谱曲。吉田本人向来喜欢国内外各种类型的电影,他说:“我不是作为原作者,而是作为一名电影爱好者来看这部电影的,它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这是一部从未看过的日本电影,它和以往看过的任何电影类型都不同。”

(从左上开始顺时针方向)千叶县渔业合作社职工槙洋平(渡边谦饰)在妻子去世以后,作为单亲爸爸一手带大了女儿爱子;离家出走并在东京步入风尘的爱子(宫崎葵饰)被父亲带回家以后,爱上了在渔港打工的田代哲也(松山健一饰)。在著名通信公司工作的藤田优马(右,妻夫木聪饰)喜欢上了偶遇于新宿的大西直人(绫野刚饰)并开始了同居生活;和母亲一起搬家到冲绳孤岛的小宫山泉(广濑铃饰),在无人岛邂逅自称田中信吾(森山未来饰)的背包客并对其产生兴趣©2016电影《怒》制作委员会

在国外翻译出版

世界上最有名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其作品被翻译成多国语言版本,而吉田先生的作品在国外也有大量译本。那么对于自己的作品被国外读者阅读,吉田先生又作何感想呢?

“近10年来,我的新书在日本一出版,马上就会在韩国、台湾、中国被翻译出来。因此,我多少也开始意识到我的国外读者。比如说“中国人”,过去我是信手写来,只将国籍等作为一个符号来使用。但现在,我开始强烈意识到那样做是多么缺乏考虑,会想到中国的读者是要看这本书的。”

迄今几乎所有作品均在国外被翻译出版

吉田第一本被译成英文的小说是《恶人》。《华尔街日报(电子版)》在介绍该作品时,将其与瑞典推理小说作家斯蒂格·拉森的世界畅销书《千禧年》进行了比较,吉田说这令他感到非常高兴。

《怒》是一部与《恶人》相关联的系列作品,充满悬念、推理性也很强。所以作品被译成英语出版肯定会获得很多读者,而且由好莱坞翻拍并在全球发行上映也可能性十足,吉田先生对此是怎么看的呢?

“现在,不仅限于这个作品,无论是哪个国家成为故事的舞台都能在世界通用。比如说,把首尔的故事拿到东京来,你不会感到有什么不协调吧。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的状况、所做的事情大体上是相同的。此前我去纽约,在星巴克喝咖啡时就感觉到,在纽约做的事情和东京并没有两样。生活在今天的世界,无论人在哪里,他们感觉到的事情实际上没什么不同。”

描写现代的日本社会和日本人是具有普遍性的——大概是吉田先生的这种信念,令人感到他的作品轻快洒脱,极其自然。

采访、撰文:nippon.com日本网 编辑部 板仓君技
摄影:花井智子

文学 小说 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