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隈研吾:寄寓于新国立竞技场的思考

社会 文化

清野由美 [作者简介]

1964年东京奥运时,目睹了丹下健三设计的代代木体育馆,隈研吾立志要成为一名建筑师。半个世纪后,正是隈研吾,因缘际会地承接了2020年东京奥运主场馆“新国立竞技场”的设计工作。这位活跃于世界舞台的建筑大师,在采访中为我们谈了他对设计新国际竞技场的想法及抱负。

隈研吾 KUMA Kengo

1954年出生于横浜市。1979年完成东京大学研究生院工学系建筑学科硕士课程。历经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客座研究员后,设立并主持隈研吾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2009年起出任东京大学教授。1997年凭“森舞台 登米町传统艺能传承馆”获得日本建筑学会赏。同年还以“水 玻璃”获得美国建筑师协会的杜邦班尼迪克特斯奖。此外,“根津美术馆”和“梼原 木桥博物馆”还分别获得2010年毎日艺术奖和2011年艺术选奖文部科学大臣奖。著书有《负建筑》、《接续建筑》以及与清野由美共著的《新 都市论TOKYO》、《新 Mura论TOKYO》等。

斗胆火中取栗

——隈先生目前正着手于2020东京奥运会、残奥会的主场馆“新国立竞技场”的设计工作。而这个新国立竞技场因为重新举办设计方案招标竞赛等问题而成为一个有“前科”的项目。

“针对当初扎哈·哈迪德的设计方案所引起的争议,先前就有不少媒体来征询过我的意见,不过因为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所以也不敢轻率发言。原本还在想,若有哪位建筑师去承接这个项目,那简直就是在火中取栗了。只是做梦也没想到,最终斗胆伸手去捡那颗栗子的,竟然是自己。”

在重新举办的设计方案竞赛中获选的新国际竞技场设计方案。效果图:大成建设・梓设计・隈研吾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JV制作(JSC提供)

——你为何当初没参加设计方案竞赛呢?

“原本的参赛条件中,要求参加者必须是普立兹克奖之类的主要建筑奖项得主或具备大规模体育场馆的实际设计经验等,像我这样的人,显然不在其列,根本没人要(笑)。但是哪里想得到,扎哈·哈迪德的设计方案竟被完全归零了。重新举办设计方案竞赛时,大成建设来问‘要不要一起参加?’,真把我吓了一大跳。”

——那么,你决定“火中取栗”的理由呢?

“一个个人建筑师要参与如此大规模的设计项目,在今天保守化的日本,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我下定决心,即便是为了不让建筑师这个职业之火泯灭,也得做好准备,并全力以赴。”

下一页: 奥运场馆,时代的象征

关键词

环境 残奥会 奥运会 建筑 东京奥运 新国立竞技场 奥林匹克运动会 帕拉林匹克运动会 建筑师

清野由美KIYONO Yumi简介与署名文章

新闻工作者。1960年出生于东京。东京女子大学文理学系毕业。留学于英国,在出版社工作后1992年起成为自由撰稿人。除了采访日本国内外的都市开发、社区及生活型态转换之外,还致力于撰写走在时代前列的人物报道。为《AERA 现代肖像》、《朝日新闻》、《日经商务在线》等撰写专栏、人物访谈、书评等。著书有《生活方式,随你的居住地而改变》(讲谈社)等。庆应义塾大学研究生院系统设计与管理研究科硕士课程在学。

系列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