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是台湾——访“湾生”冈部茂

政治外交 文化

生长在处于战前日本统治下的台湾,战后回到日本的人被称为“湾生”。28岁以前一直在台湾台北生活的冈部茂先生(97岁)为我们讲述了迎来70周年的“台北大空袭”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台湾的情况及自己后来的人生经历。

冈部茂 OKABE Shigeru

1918年生于日本统治下的台湾台北市大正町。1931年,台北建成小学毕业后,升入台北州立第一中学校(现在的台北市立建国高级中学)。1936年,中学毕业后进入家里开办的印刷厂工作。1945年,和台湾本地青年一同被征入伍,但不久后战争结束。后来,所有财产均被从中国来到台湾的中华民国政府接收,被留用为印刷技术指导人员。次年的1946年12月,解除留用。从台湾基隆港回国。1947年1月,从佐世保港登陆后,在原籍所在的群马县前桥市定居下来。同年,进入前桥市内的印刷公司工作。1997年3月,工作满50年后退休。进入长子经营的印刷公司,2014年退休。

和台湾青年士兵一起迎来8月15日

——请您谈一谈自己的战争体验。

冈部 战争白热化的时候,我已经是20好几了,所以只在战争即将结束的2月被征入伍,几乎没有去过战地。

我所在部队是一个总共20人左右的小队,绝大多数人都是同样被征入伍的20岁左右的台湾青年,日本人只有包括我在内的几个人。我们只有两支步枪,说实话,起初我根本不理解为什么要把我们召集起来。后来,我们和其他部队一起疏散到了六张犁(台北东南部)的山上。那时,我们转移过程中拿的不是枪,而是锯子和铲子等,和所谓的军队具有天壤之别。

以前只见过典型的日本军的人经常会说,战后从中国跑来的国民党军队背着铁锅和油纸伞的样子真是丢人现眼。然而,我们这些战争末期的日本军也是那副模样。只要看看当时他们的照片就会深切地感受到自己当时也是那般落魄,根本没资格说别人。

另外,我还留有印象的台湾人部队是高砂族(台湾原住民的旧称)部队。或许因为他们早已习惯山区的生活。大家都说他们在处于热带地区的南方战线上作战非常勇猛。

迎来70周年的“台北大空袭”

——今年5月31日是台北太空袭70周年,请您介绍一下当时的情况。

冈部 虽然之前也发生过一些小规模的空袭,但那天的空袭真正可谓是一场“大空袭”。

当年,由于战时管制的影响,包括我们在内的台北四家印刷公司被合并成了一家公司。我们被称为第二工厂,当天一大早要开会,大家9点就聚集到了总督府(现在的总统府)附近的总公司。没过多久,空袭警报之前的警戒警报拉响,大家迅速解散,各自返回家中,后来一颗巨大的炸弹击中了总公司大楼。油墨等物品着火后引发了火灾,有几名公司员工不幸身亡。

后来我听说轰炸机是从菲律宾过来的。或许装载的都是大型炸弹,所以虽然飞机数量不少,但每架飞机只投下了几颗炸弹。袭击目标主要是总督府、军队司令部和连队等,一些学校和驻有军人的地方也遭到了轰炸。比如一中和二高女。

划×的是在台北大空袭中遭到轰炸的地方(冈部茂先生提供)

当时,大部分年轻日本男子已被征入伍,市里人手紧缺,于是我加入了主要由台湾年轻人组成的消防团,开展针对遭轰炸建筑的灭火行动。遗憾的是,我妻子的娘家人和亲属在这次轰炸中不幸遇难。

当时台湾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位于台北火车站前的台湾铁道饭店已被炸得无迹可寻。当时,我切身感受到投下来的是真正有破坏力的炸弹。此外,虽然总督府和作为总督府标志性建筑的中央塔楼并未被摧毁,但是大火一直烧了两天左右。当时自来水管道都破裂了,水压变得很小,甚至无法充分开展灭火行动。

而台湾人聚居的大稻埕(现在的台北市大同区西南一带)、万华等地似乎没遭到什么破坏。

下一页: 在故乡台湾举办同学会活动。目标是在101岁时登上台北101

关键词

日本 台湾 马英九 第二次世界大战 台北 嘉义农林 湾生 高砂族 高砂义勇队 台北大空袭 冈部茂 冈田真澄 陈水扁 辜振甫 蒋介石 前桥 胶印 上每印刷工业

系列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