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是台湾——访“湾生”冈部茂

政治外交 文化

生长在处于战前日本统治下的台湾,战后回到日本的人被称为“湾生”。28岁以前一直在台湾台北生活的冈部茂先生(97岁)为我们讲述了迎来70周年的“台北大空袭”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台湾的情况及自己后来的人生经历。

冈部茂 OKABE Shigeru

1918年生于日本统治下的台湾台北市大正町。1931年,台北建成小学毕业后,升入台北州立第一中学校(现在的台北市立建国高级中学)。1936年,中学毕业后进入家里开办的印刷厂工作。1945年,和台湾本地青年一同被征入伍,但不久后战争结束。后来,所有财产均被从中国来到台湾的中华民国政府接收,被留用为印刷技术指导人员。次年的1946年12月,解除留用。从台湾基隆港回国。1947年1月,从佐世保港登陆后,在原籍所在的群马县前桥市定居下来。同年,进入前桥市内的印刷公司工作。1997年3月,工作满50年后退休。进入长子经营的印刷公司,2014年退休。

逐渐被遗忘的“台北大空袭”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的1945年5月31日。处在日本统治下的台湾台北也遭到了同盟国的大规模空袭,即所谓的“台北大空袭”。然而,时过境迁,即便是台湾人中,知晓当时情况的人也已经越来越少。群马县前桥市有一位耄耋老人至今仍对当年的事情记忆犹新。他就是战前生在台湾、长在台湾,后来回到日本的“湾生”冈部茂先生(97岁)。

冈部茂先生至今仍毫不忌讳地说自己的第一故乡是台湾。他的一生充满了在今天的日本完全无法想象的波折动荡,让人深思战前和战后、日本与台湾的关系。

今年恰逢台北大空袭和二战结束70周年。我们倾听了冈部先生讲述的近1个世纪以来的故事。

第一故乡是台湾

——请您谈一谈当年在台北的生活情况。

冈部茂先生(以下简称冈部) 我是大正7年(1918年)在台北市大正町出生的,从小在大正町4条(现在的长安东路附近)生活直至念完台北一中,后来住在御成町4丁目(现在的中山北路2段,南京西路附近)直至回到日本。

我父亲以前从事的是建设工程方面的工作,所以我们家在作为新规划住宅区的大正町住进了现在所谓样板间那样的房子里。上下水完备,地板基本都铺的是软木而不是榻榻米,并且地板设计得略高以防范台风等引发的水灾,冲水式马桶及收藏柜,当时感觉非常豪华。

后来我们搬到了御成町,住宅兼业务之用的冈部印刷公司就设在原台北帝国大学医学专门学校的学生宿舍,院子里还有相扑场地和网球场。台拓(台湾拓殖株式会社)社长的家、辜振甫(台湾首位贵族院敕选议员辜显荣的长子。对华协商窗口机构海峡交流基金会的首任董事长)的家和美国领事馆等都在附近。

当年的冈部印刷公司(冈部茂先生提供)

1930~1945年前后,就读于建成小学学生的居住地图(第15届校友德丸萨郎绘图)

念台北一中时,由于学校离我家有些距离,所以平时都骑自行车。现在说起来可能让人难以置信,当时是不允许男女同行的。男生绝对不会走二高女(台北州立台北第二高等女学校)门前的路去一中,都会特意绕道或者走相反方向的道路。在那个时代,小学分设男用和女用校门,男女分班也是很普遍的。

去年,嘉义农林在甲子园棒球赛中获得亚军的事迹被拍成了电影,在台湾和日本引起轰动,其实我当年在圆山球场(现在的花博公园争艳馆)观看了台北预选赛的决赛。我至今仍对当时整个台湾的欣喜狂热景象记忆犹新。甲子园之战开场后,一家理发店还专门将广播里传来的分数和比赛结果做成了比分表来通知大家。

 

下一页: 二战后为了在台湾提供印刷技术指导而留下

关键词

日本 台湾 马英九 第二次世界大战 台北 嘉义农林 湾生 高砂族 高砂义勇队 台北大空袭 冈部茂 冈田真澄 陈水扁 辜振甫 蒋介石 前桥 胶印 上每印刷工业

系列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