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票房电影《寄生兽》要表达什么?——卖座电影导演山崎贵访谈

文化

人气漫画《寄生兽》讲述了人类与侵蚀他们大脑的寄生生物斗争的故事。在这部漫画连载结束20年之后,VFX(visual effects的简称,即视觉效果,特指在后期制作阶段加入的效果——译注)高手山崎贵导演将这个故事拍成了真人版电影。这位日本电影界首屈一指的卖座电影导演向我们介绍了贯穿于电影中的原著之世界观与魅力。

山崎贵 YAMAZAKI Takashi

1964年出生。受到美国电影《第三类接触》和《星球大战》的震撼,决心钻研电影特摄技术。从阿佐谷美术学校毕业后,他于1986年进入白组公司工作。1993年在伊丹十三导演的《大病人》和《平静的生活》中负责数字合成和SFX(special effects的简称,即特殊效果,特指在拍摄现场加入的效果——译注)制作。2000年首次执导《打机王》后,山崎陆续拍摄了《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2005年)、《三丁目的夕阳2》(2007年)、《无名的恋歌》(2009年)、《宇宙战舰大和号》(2010年)、《麻吉妖怪岛》(2011年)等多部极具话题性的电影,并凭借《永远的0》(2013年)和3DCG动画《哆啦A梦:伴我同行》(2014年)两部影片,分别获得第38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作品奖等8项大奖,以及最佳动画作品奖。

原著漫画由于好莱坞买断电影版权而成为“传说”

未知生命体侵入人类身体——一提这类题材,相信许多影迷就会想起好莱坞电影《人体异形》。它是根据美国科幻小说作家杰克·芬尼的名著《人体入侵者》改编的,多次被好莱坞搬上银幕。故事讲述主人公的家人和朋友在不知不觉间变为“非人类”生物——也许正这种令人不寒而栗的恐怖感激发了好莱坞很多导演将其改编成电影的欲望。然而,好莱坞早早地买断了漫画的电影版权,却迟迟没有拍成电影的,则是《寄生兽》——描写人类与入侵他们大脑的寄生生物战斗的日本漫画。

这部岩明均创作且深受读者喜爱的漫画作品,从1989年在漫画杂志上连载至1995年,单行本累计发行总数突破了1500万册。很长一段时间里,好莱坞一直持有漫画的电影改编权,但始终没有拍成电影,最后版权又还给了日方。目前,这部漫画已经由日本VFX(特殊视觉效果)大师、制作过多部高票房电影的山崎贵导演拍成了上下两部真人版电影《寄生兽》。第一部已经于2014年11月公开上映,观众突破了150万人次,第二部将于4月25日公映。

詹姆斯·卡梅隆《终结者2》或受其影响

“这部漫画还在杂志连载时,我已经开始VFX方面的工作了。当时我就觉得这部作品肯定会被改编成电影,到时候我一定要加入它的制作团队。于是我制作了一段样片,拍的是自己的脸,用数字技术把它扭曲变形,然后再恢复原样。可是,等了又等,就是没有人出来拍这部电影。”山崎导演回忆道。

当时电影界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因为詹姆斯·卡梅隆导演准备拍摄《终结者2》而买断了《寄生兽》这部漫画的版权。“这是一种令人信以为真的传说。不过,从T-1000(《终结者2》里出现的拥有液体金属身体的终结者)的动作来看,的确像是从‘寄生兽’上得到了灵感。我认为《终结者2》肯定是受到了《寄生兽》的影响。”

据说山崎在实际拍摄过程中,重新思考分析了好莱坞为什么始终没有将《寄生兽》拍成电影的原因。“也许是因为《寄生兽》里没有明确的善恶之分的缘故吧。以西方基督教的思想,这是无法被接受的。在多神教的日本,寄生生物们甚至可以被看成为是比人类还要高等的存在,类似于‘神’。我们并不明确划分善恶,或者可以说,善与恶是同时存在于一个人之中的。美国人可能很难接受这样的叙事方式。”

饰演片中主人公泉新一的实力派演员染谷将太(左二),凭借此片获得了2011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新人奖(图片提供:2015电影《寄生兽》制作委员会)

《寄生兽》的主人公泉新一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高中生。一天,由于某种意外,一种未知生物与他的右手合体,令他不得不与寄生生物同生共存。渐渐地,他与寄生生物“小右”之间萌生了奇特的友情。后来,新一与小右联手,和那些捕食人类后伪装成人类的寄生兽展开了一场事关种族存亡的壮烈战斗。

导演山崎认为,这个主人公的存在非常具有日本特色。“他介于两个种族之间这一点,极具日本特色,《假面騎士》、《奥特曼》、《恶魔人》等也都是这样……。表面上看似乎是沿袭了好莱坞的入侵者、劫持者的模式,但其实《寄生兽》的世界观是日本独有的,我在制作过程中深深感受到了这一点。”

下一页: 采用最新游戏技术 创作出逼真的寄生生物

关键词

哆啦A梦 好莱坞 VFX 寄生兽 山崎贵 三丁目的夕阳 詹姆斯·卡梅隆 终结者

系列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