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边谦:“哥斯拉的咆哮令世界震撼”

文化

渡边谦是活跃在日本和美国电影界的演员。好莱坞提拔英国新锐导演加里斯·爱德华斯执导影片《哥斯拉》,渡边谦为我们款款而谈他出演这部影片的理由以及60年前诞生于日本的怪兽哥斯拉所传承的意义。

渡边谦 WATANABE Ken

1959年出生于新潟县鱼沼市。1979年进入戏剧团“圆”。在舞台上崭露头角的同时,也在伊丹十三导演的《蒲公英》(1985年)等电影中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1987年的NHK系列电视连续剧《独眼龙政宗》确立了他人气演员的地位。2003年12月,汤姆·克鲁斯共同出演的影片《最后的武士》上映,成功进军好莱坞。凭借这一作品,他获得2004年第76届奥斯卡最佳男配角提名。此后,他相继出演《艺妓回忆录》(2005年)、《硫磺岛来信》(2006年)、《盗梦空间》(2010年)等多部备受瞩目的好莱坞影片。主演的日本电影,有关于早发性阿尔茨海默症的电影《明日记忆》(2006年)、根据山崎丰子以日本航空为原型创作的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不沉的太阳》(2006年)等。2013年在李相日导演的作品《不可饶恕》中担任主演,该影片翻拍自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导演的经典西部片。此外,他还积极参与东日本大地震的灾区救援活动。2014年3月在宫城县气仙沼开设了沙龙咖啡馆“K-port”。

对日本电影有一种羞愧之情

称雄世界的哥斯拉是诞生于日本的“文化”。但是,除了动画片之外,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日本电影已变得少之又少。渡边先生是如何看待这种现象的呢?

 “身为一个日本电影人,面对这个问题,我感到十分惭愧。比如,如果和《最后的武士》、《硫磺岛来信》这类作品相比,我总觉得日本电影没有从正面去撞击我们应该面对的巨大问题,(好象是避免惹事生非,)始终停留在刻画寻常的、不温不火的世界上。”

“我想做的日本电影,是像《不沉的太阳》和《明日记忆》一样的作品。它们有着某种普世性的主题,描写了人类的内心矛盾。《不可饶恕》也是选取了一个孰善孰恶这样的深远主题。但是,日本电影却不往这个方向发展。就拿哥斯拉来说吧,该有的素材其实早就掌握在我们手中了,却被外国抢占了先机,真让人懊悔。我总觉得我们该做点什么。”

应在广阔天地好好地“丢一丢丑,现一现眼”

作为“来自日本的好莱坞明星”,渡边先生的英语表演堪称功夫到家。用英语在世界舞台上决一胜负并取得成功的日本明星屈指可数。当被问到用英语来表演是出于怎样的想法时,从渡边先生口中听到的,很多都是对日本年轻一代的批评和激励。

“(用英语表演)实在很难为情。因为不知道自己对这种语言能掌控到什么程度,直到现在我在表演时都非常不安,也经常出丑。如果没有挑战到底的坚定决心,是无法面对的。不过,我们演员的工作原本就是一项很难为情的工作。谈情说爱,死去活来……,都要当着众人的面,若无其事地一遍一遍反复表演。尽管本来就是一种与羞涩为伴的工作,但现在演员们似乎已不愿承受‘丢人现眼’之苦了。”

“这并不仅仅是演员的问题,和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去海外留学是一样的。年轻的时候,就算再怎么丢人现眼也没关系。英语不好也没关系,只要走出日本,跌跌撞撞,多经历世事,那么总会有收获的。我感觉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害怕出丑,不愿经历哪怕是比日常略微多一点点的辛苦。”

“他们不肯去了解未知的东西,不肯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世界。这不仅局限于日本电影界,可以说已是整个社会的一大问题。”

(根据2014年6月26日的采访编写)

采访人:Nippon Communications Foundation代表理事原野城治
采访图片摄影:山田慎二

 

[output_slideshow image_id=e00066]

关键词

东日本大地震 电影 GODZILLA 哥斯拉 渡边谦 最后的武士 加里斯·爱德华斯

系列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