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货运拖车上远程操控无人船:全球首创,移动式陆上救灾支持中心
技术 科学- English
- 日本語
- 简体字
- 繁體字
- Français
- Español
- العربية
- Русский
远程监控无人船自主航行的陆上支持中心
乍一看是一辆露营拖车,车身图案前卫、绚丽;而一旦踏入其中,就像走进了一辆战斗机的驾驶舱。
到2040年实现日本一半的内航船舶自主航行是“MEGURI 2040”项目的目标。为此,该团队研发了移动式陆上支持中心,配备最新通信设备和大型监控屏幕,不仅可以远程监控,还能在紧急情况下远程操控船舶。
为了让孩子们也能对自主航行船舶产生兴趣,项目团队公开征集车身图案,最终选定了这样前卫、绚丽的视觉设计
“MEGURI 2040”项目于2020年启动。由日本财团主导,造船公司、航运公司、船舶设备制造商、贸易公司、电信企业、人工智能相关公司等共53家公司参与其中。截至目前,该项目团队已在成功完成六艘船舶(包括小型观光船、大型客轮和集装箱船等)的自主航行实证试验。
2022年,项目团队在船舶密集航行(每天约有500艘船舶通行)的东京湾至伊势湾之间,完成了往返路程共约790千米的自主航行测试,返程的自主航行率高达99.7%。当时负责后方支持的是设立在千叶县幕张的陆上支持中心。陆上支持中心实时收集航线信息、气象信息,监控船舶状态,在紧急情况下还可以远程操控船舶,称得上是确保自主航行安全不可或缺的设施。
成功在东京湾至伊势湾航段完成自主航行实证试验的集装箱船“朱雀号”(总吨位749吨)
云端部署,功能紧凑,在发生灾害或停电时可派上大用场
“MEGURI 2040”项目从2023年度起进入社会实际应用的第二阶段。目前,正在进行载客实证航行并建造新的配备自主航行所需完整系统的集装箱船等。
2024年7月,项目团队在兵库县西宫市新设了一个陆上支持中心,用于远程监控、操控多艘船舶。其间发现发生灾害或停电时的应急保障成为一个课题,由此着手研发移动式陆上支持中心。
项目团队将利用连接冈山港与小豆岛的离岛航线客船“奥林匹亚梦想濑户号(OLYMPIA DREAM SETO)”,在保证正常航运的同时实施长期性实证试验(图片:日本财团)
车身左侧描绘的是夜晚的海洋,象征着自主航行船舶可24小时不间断航行
自主航行系统部署在云端,长7米的车内集成了远程操控的一应功能。当发生灾害或遇到其他紧急情况时,可以把拖车移动至安全地点,通过家用电源或电动汽车供电运转。
操作台采用一前一后两个座椅的设计。前排操作员负责监控海图和船体摄像头画面,为船长提供航行支持;后排操作员可通过屏幕监测发动机系统,代行轮机长职责。系统采用“星链(Starlink)”卫星通信,若信号不佳则可切换至LTE网络等。该系统支持同时远程操控多艘船舶。
着眼于普及而研发
在日本,内航海运业承担着其国内约40%的物流运输量,但船员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50岁以上的船员已超过半数。加之,70%至80%的海难事故均由人为操作失误所致。
日本财团常务理事海野光行表示:“我们希望尽早实现自主航行船舶的社会实际应用,以缓解人才短缺、提升航运安全性。”据悉,他们还将与日本国土交通省、国际海事组织(IMO)等分享实证实验成果,并积极地建言献策以完善日本国内外相关规则,重新审视保险制度等。
从左至右:负责移动式陆上支持中心研发的日本无线执行董事井上真太郎、日本财团常务理事海野光行、日本无线陆上支持技术团队负责人佐藤茉莉
不同于功能齐全的常设式陆上支持中心,此次研发的移动式陆上支持中心注重可普及性,将包括通信设备等在内的车载设备费用控制在3000万日元左右(约合人民币146万元)。这样一来,即使是人口持续减少的偏远岛屿等地区也有引入的可能性。移动式陆上支持中心车体虽小,却承载着守护未来海运的巨大潜力。
采访/撰文/摄影:土师野幸徳(nippon.com日本网 编辑部)
标题图片:移动式陆上支持中心及操控台
版权声明:本网站的所有文字内容及图表图片,nippon.com日本网版权所有。未经事先授权,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或部分复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