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文化:海上王国创造的无与伦比的独创文化

文化 历史

现代冲绳文化的源头,来自建立于1429年,延续了450年历史的琉球王国。琉球虽是小国,但巧妙地融合了来自日本、中国、朝鲜、东南亚各地的文化,孕育出自己独特的文化,曾极致地利用艺能、音乐和美术工艺等软实力,在贸易和外交上确保自己的国际地位。冲绳承继了如此的文化传统,现今仍吸引着众多国内外游客。

450年之间,西南诸岛曾有一个国家存在,那就是以冲绳岛为中心的“琉球王国”。14世纪后半,岛屿组成的小型王国受中国明朝册封,建立朝贡关系之后,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开展中继贸易,倒卖各地特产,成为东亚屈指可数的贸易国家,繁盛一时。

1458年,第一尚氏王朝第六代国王尚泰久王(1415—1460)下令铸造“万国津梁之钟”,其铭文记载琉球汇集了朝鲜的优良文化,是一个与日本和中国拥有紧密关系的“蓬莱岛”,更以船舶成为“世界桥梁”,琉球国内所到之处皆充满了海外异国之珍稀至宝,我们可以从中窥见当时贸易繁盛的模样。琉球发展为贸易国家,形成周边各国的人、物、信息汇集的交流场域,如此的环境成为琉球文化形成的重大因素。

但进入16世纪后半,日本开发石见银山,以此为契机,亚洲各国的白银交易急增,民间的航海贸易商业活动开始兴盛。结果造成中继贸易衰退。1609年萨摩藩的岛津军征服琉球,其后琉球虽仍延续与中国的朝贡关系,同时也被编入日本的幕藩体制。为了替代衰退的贸易,转而生产黑糖和姜黄并出口至国外。由于这种国内体制的革新,琉球转型为新的社会体制,夹在日本和中国两个大国之间,延续至1879年。

通过交易融合各地的文化和思想

琉球文化的特征在于,混合了来自不同源头的各种文化要素。例如16世纪的国王颁布的辞令书(御朱印),虽然以日本的平假名书写,却使用中国明朝的年号,并在上方左右盖上了国王的印信“首里之印”。盖印的样式可能是参考明朝或朝鲜王朝的勅书。而同时代的日本在官方文书并未使用平假名,反而是以和式汉文书写,无论是日本抑或中国,都没有像琉球辞令书这样的官方文书,所以这是琉球独有的形式。

田名家文书第一号,宝丸的官舍职之辞令书。琉球国王任命开往中国的船舰宝丸船员的文书,当时称为“御朱印”。用日本平假名撰写,却标记中国年号,以中国风格在文书上方左右侧都盖上了“首里之印”(冲绳县立博物馆 美术馆藏)
田名家文书第一号,宝丸的官舍职之辞令书。琉球国王任命开往中国的船舰宝丸船员的文书,当时称为“御朱印”。用日本平假名撰写,却标记中国年号,以中国风格在文书上方左右侧都盖上了“首里之印”(冲绳县立博物馆 美术馆藏)

在宗教领域也混合了各式各样的要素。琉球的神社信仰偏重熊野信仰,各地皆有供奉宾头卢(佛祖弟子)灵石的ティラ(寺)和グンギン( “权现”,佛或菩萨以日本神的形态显灵,也指显灵遗迹——译注)。ティラ是朝拜之处,与佛教寺院有些不同。而琉球的佛教则是盛行观音信仰,将中国的妈祖(天妃)视同与观音菩萨。而且,既有的ノロ(执祭的女性祭司)信仰里,认为最高神女闻得大君的守护神是“弁财天”(源自于印度教女神Sarasvatī——译注)。

这些都是深厚地连结了他界信仰和灵石信仰,以及女性灵性优异信仰等冲绳地区的固有传统信仰。熊野信仰是南海的“补陀落净土”信仰,非常类似位于冲绳的海之彼端的他界“ニライカナイ”信仰。而以观音、弁财天和妈祖为首的女性神祇信仰,则是受到自古以来的女性灵性优异信仰“ヲナリ神信仰”(姊妹神信仰——译注)的影响。其中有趣的例子是“普天间权现”的典故由来,融入了妈祖信仰的故事。可以窥见伴随着交易而从各地传入的文化和思想,在琉球折衷调和。

以文化人的教养为优先

进入近世(一般指16—18世纪,日本史则是指安土桃山/江户时代,明治维新后是近代——译注),在经营国家的层面上,琉球文化追求新的意义。根据羽地朝秀(1617—1676)摄政时代发布的公文书集《羽地仕置》,17世纪后半的琉球士族,应该学习的必备素养有书法、诗艺、茶道、花道、音乐和料理等。注重的并非像是日本武士般的武艺,而是以作为文化人的教养为优先。

以首里城为中心的统治阶层大力推动艺能和美术工艺,这并非由各个爱好者自由地发展,而是琉球王国直接管理营运。首里士族负责古典艺能的活动发展,舞者全都由男性官员担任。例如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无形文化遗产的组踊(Kumiodori)诞生于1719年,当时舞蹈的目的是为了欢迎中国册封使前来承认琉球国王登上王位,而在首里城首次上演。

组踊的代表作品“二童敌讨”的一幕。以15世纪时举旗反对国王的阿麻和利为主角所改编,描写忠臣护佐丸自杀后,他的儿子复仇的创作故事(照片提供:国立剧场冲绳)
组踊的代表作品“二童敌讨”的一幕。以15世纪时举旗反对国王的阿麻和利为主角所改编,描写忠臣护佐丸自杀后,他的儿子复仇的创作故事(照片提供:国立剧场冲绳)

“二童敌讨”之一幕。描写护佐丸被妄图夺取天下的阿麻和利(右)杀害,他的两个儿子(左)为父报仇的故事(照片提供:国立剧场冲绳)
“二童敌讨”之一幕。描写护佐丸被妄图夺取天下的阿麻和利(右)杀害,他的两个儿子(左)为父报仇的故事(照片提供:国立剧场冲绳)

款待中国册封使之际,琉球当时设置了“踊奉行”这个艺能专业的职位,由玉城朝薫(1684—1734)担任该职。其后,组踊持续发展,终获琉球传统艺能的地位。组踊以日本和中国的故事与琉球的传说为基础,汇入日本的能、狂言、歌舞伎和中国福建闽剧的要素,是一种由音乐、演出、台词、舞蹈汇集而成的歌舞剧。在演剧之中也试图融合各种文化。

活用软实力以确保国际地位

作为表示臣服于德川幕府的仪式,琉球派遣使节团与萨摩藩主一同前往江户城,访问将军所在之处以表示敬意,此称“江户立”,前往江户的使节团成员里有艺能和音乐专业的人员,向将军和大名(日本各地的诸侯——译注)展示琉球的传统技艺。其中特别是技艺高超且容貌端正的首里上级士族之子弟所组成的“乐童子”,不仅在江户,在各地宛如偶像般的存在风靡一时。

在“江戸立”之中,亦可见到琉球与日本的知识人之间的交流。被尊称为“名护圣人”的程顺则(1663—1735)在造访日本之际,与新井白石(1657—1725)和担任关白的近卫家煕(1667—1739)交流日深,获招待至近卫家之际,曾以诗文颂咏其别墅而写就的《物外楼记》,现在仍留存于京都的阳明文库。此外,江户时代的寺子屋(江户时代让平民百姓子弟接受教育的民间设施,也就是私塾——译注)所使用的道德书《六谕衍义》,则是留学中国的程顺则带回日本的书物。该书其后献给将军,甚至扩散及全国。在日本道德的形成过程之中,此书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如此的文化外交不仅限于音乐和艺能,也发挥在美术工艺的领域之中。冲绳的代表性美术工艺为漆器,皆在名为“贝折奉行所”的专职衙门制作,成为外交之际的绝佳礼品。现在于德川美术馆仍藏有密陀绘(漆器的高级绘画装饰技法)的漆器,而北京紫禁城亦存有螺钿漆器。这些逸品并非个人艺术家自由制作之物,而是由贝折奉行所决定设计与规格后,由接受委托的民间业者依照规格制作,完成后再经过验收交货,才算大功告成。冲绳的风土适合制作漆器,因此王国时代产出了许多优良精美的漆器。

黑漆云龙螺钿大盆。在黑漆上施予螺钿细工的大盆。制作于18—19世纪。中央的设计绘有手持火焰宝珠的龙与瑞云(浦添市美术馆藏)
黑漆云龙螺钿大盆。在黑漆上施予螺钿细工的大盆。制作于18—19世纪。中央的设计绘有手持火焰宝珠的龙与瑞云(浦添市美术馆藏)

自风水思想诞生的冲绳原始风景

萨摩支配统治下的近世时期,琉球王国内部反而积极试图中国化。采取儒家思想作为国家整体的意识型态,更导入风水思想等中国思想。18世纪曾进行以风水为基础的聚落改造,催生出被视为冲绳原始风景的棋盘状聚落与路旁成列的金钱树。石狮子像和防止魔物入侵而置于丁字路口的石敢当以及龟甲墓,都是受到中国南部的影响,在此时渐普及于琉球。

以风水为基础的近世聚落景色尚存。街道为传统的棋盘状配置,沿路植有成排的金钱树。冲绳常有台风来袭,金钱树亦有防风林的作用(照片由笔者拍摄)
以风水为基础的近世聚落景色尚存。街道为传统的棋盘状配置,沿路植有成排的金钱树。冲绳常有台风来袭,金钱树亦有防风林的作用(照片由笔者拍摄)

石狮子像。作为聚落守护神,近世时代普及于琉球各地。置于屋顶瓦片上的石狮子像也在进入明治时期后登场(照片由笔者拍摄)
石狮子像。作为聚落守护神,近世时代普及于琉球各地。置于屋顶瓦片上的石狮子像也在进入明治时期后登场(照片由笔者拍摄)

石敢当。从中国传来的辟邪驱魔之物。一般置于T字路或Y字路的路冲之处(照片由笔者拍摄)
石敢当。从中国传来的辟邪驱魔之物。一般置于T字路或Y字路的路冲之处(照片由笔者拍摄)

龟甲墓。17世纪后半出现的坟墓形式。一般认为是从中国福建传来。此非个人坟墓,而是家族共同的坟墓(照片由笔者拍摄)
龟甲墓。17世纪后半出现的坟墓形式。一般认为是从中国福建传来。此非个人坟墓,而是家族共同的坟墓(照片由笔者拍摄)

此外,首里城亦在风水思想之下诠释其定位,之后才进行周围的都市开发。琉球的风水基于“抱护”(环抱护卫之意——译注)思想,特征是以树木为障壁聚“气”,在首里城周边的丘陵地带广植树木,为了在首里城和城下町聚气而下了许多工夫。

从王朝文化扩散至庶民文化

琉球王国于1879年灭亡后,以首里为中心的王朝文化扩散至庶民阶级和各地方。失去官职的士族阶级在民间创作冲绳戏曲和民谣,成为庶民娱乐受到大众熟悉亲近。组踊也扩展至包含离岛的冲绳各地,演变为具有地方色彩的传统艺能,流传于民间。冲绳现在被称为“艺能之岛”,王国时代的历史背景,即是艺能获得高度发展的原因之一。而漆器职人失去来自王国的订单,为了维持生计,转而迎合民间需求制作产品。

1945年的冲绳战役,随着许多生命的逝去,数百年累积的文化也遭到彻底的破坏。首里城等建筑皆化为灰烬,战后的冲绳文化重新归零,再次出发。例如三味线得回收美军罐头制成乐器,才能重新开始演奏。红型(Bingata)使用县外地区在战争中幸免于难的型纸,将空弹壳当作糨糊袋(放入防染糨糊的圆锥状袋)的袋口,试图再次复兴。战争中幸免于难的人们做出无数努力之下,现在的冲绳文化才得以再次复活,正迎向繁盛兴隆。思考琉球‧冲绳的文化之际,我们绝不能遗忘,这些并非是自然而然就存在下来的东西,而是战胜了重重逆境才以今天的样貌出现在我们眼前。

黄色地凤凰牡丹文样红型缩缅袷衣装。王族少年在成人前所穿着的服饰。为了制作出鲜艳的黄色,使用具有毒性的石黄作为染料(那霸市历史博物馆藏)
黄色地凤凰牡丹文样红型缩缅袷衣装。王族少年在成人前所穿着的服饰。为了制作出鲜艳的黄色,使用具有毒性的石黄作为染料(那霸市历史博物馆藏)

标题图片:首里城正殿是琉球文化的象征。正式名称为“百浦添御殿”。以中国的宫殿建筑为基础,中央采取日本的唐破风而设计出琉球独特的样式。1992年修复完成的正殿,是以1715年重新建造时的建筑为模型。2019年10月因火灾而烧毁(时事社)

(版权声明:本网站文字内容及图表图片,nippon.com版权所有。转载或部分复制使用,请事先获得授权。)

文化 工艺 世界遗产 历史 冲绳 琉球 首里城 萨摩藩 尚泰久王 海上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