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神话(1):大和政权编写的“历史的起源”

文化

松本直树 [作者简介]

日本的建国神话是根据《古事记》和《日本书纪》的内容整理出来的。本文将对其诞生的时代背景进行解说,并介绍伊邪那歧和伊邪那美创造日本列岛的故事。

伊邪那歧和伊邪那美创造列岛的神话

这次主要向大家讲一讲《古事记》中记载的日本神话世界。

先说一说父神伊邪那歧(izanaki)和母神伊邪那美(izanami)名字的由来。“伊邪那”念作“izana”,谐音暗含“引诱(izana-u)”之意,而“歧(ki)”和“美(mi)”分别表示男女。接受了高天原(天上之国)天神的命令后,两尊神灵从高天原降落到“天之浮桥”,站在桥上用“天沼矛”搅动海水。提起天沼矛后,矛头的盐水不断滴落,盐分堆积形成了“淤能棋吕岛”。有说法认为,伊邪那歧原本是以淡路岛为中心的濑户内地区的海人族的神灵,淤能棋吕岛的故事背后,能窥见古代制盐法的身影。

两尊神灵降临淤能棋吕岛,并一如其神名所示“相互引诱的男女”,成为史上第一对夫妻。二神决定各自绕着“天之御柱”行走,并在相遇之处行周公之礼。但是由于相遇时妻子伊邪那美先说话了,被视为不详,所以这次出生的“水蛭子(Hiruko,日语为‘ヒルコ’)”被二神弃入芦苇船中,随波而去。一般认为这种行为是受了“夫唱妇随”的儒家思想的影响。

水蛭子在《日本书纪》中表记为“蛭儿(Hiruko)”,长到三岁也无法站立行走,因此本居宣长的观点认为他是“像水蛭那样没有骨头的孩子”。此外,成书于900年代的《新撰字镜》和《和名抄》等字书中,将步行困难的病状表记为“ヒルム(Hirumu)”,所以也有人认为这是“ヒルコ(Hiruko)”一词的语源。

在《古事记》《日本书纪》中被描写为负面存在的水蛭子,也有观点认为他最早其实是男性太阳神。《日本书纪》中太阳神天照大神的别名是“Oohirume”,拆开来看就是“大(Oo)+日(hi)+之(ru,同‘no’)+女(me)”,也就是“大日之女”的意思。那么按这一念法,“Hiruko”则可以解释为“日(hi)+之(ru,同‘no’)+男(ko)”,“日之男”了。“ko”和“me”,在这里跟“Otoko/Otome”、“Hiko/Hime”、“Musuko/Musume”一样,分别表示“男/女”的意思。也就是说,大和政权不可能承认天照大神之外的太阳神的存在,因此“水蛭子”自然就被除名了。而顺水漂流的弃婴水蛭子后来停止了漂泊,并被尊为带来渔业丰收的神灵,与后世的“蛭子神(Ebisu-shin)”合体了。

此后,伊邪那歧和伊邪那美又重新绕柱而走,等再次相遇时,由男方先说话,再行周公之礼,于是便顺利诞生了淡路岛等日本列岛的各个岛屿。列岛的名称为“大八岛国”。这里的“八”是概数,表示很多的意思,所以这个名字可以解读为“由多数岛屿组成的大国”,而在律令制度之下,“大八岛国”就成了日本对内使用的国号。

标题图片:日本三景之一的天桥立(京都府宫津市)。根据《丹后国风土记》的佚文记载,诞下国土后,伊邪那歧为了回到高天原而建造了一座桥,但没想到在他睡着后,这座桥就坍塌了,于是便有了天桥立这个景观。

关键词

历史 神话 古代日本

松本直树MATSUMOTO Naoki简介与署名文章

早稻田大学教育综合科学学术院教授。1963年出生于东京。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毕业,该大学大学院文学方向博士后期课程退学。博士(文学)。曾任该大学副教授,2008年起任现职。2018年起担任该大学理事一职。专业是上代日本文学,主攻《古事记》《日本书纪》以及各国风土记等古代神话。主要著作有《古事记神话论》(2003年,新典社)、《出云国风土记注释》(2007年,新典社)、《从神话解读古代日本—古事记、日本书纪、风土记—》(2016年,筑摩书房)。

系列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