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神话(1):大和政权编写的“历史的起源”
文化- English
- 日本語
- 简体字
- 繁體字
- Français
- Español
- العربية
- Русский
成书于8世纪的大和政权国家史书
成书于712年的《古事记》和720年的《日本书纪》,是记录了大和政权建国史的作品。这两部建国史书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以怎样的意图编写的呢?其历史背景有两点。一是日本(正式国名“日本”的确立大约是在公元700年左右)在东亚的立场变化,二是国内政治的焕然一新。
宽永版本的《古事记》。1644年(宽永21年)印刷的《古事记》为最初的版本(编辑部拍摄)
5世纪的东亚地区,中国在历代王朝建立的册封体系下维系着庞大帝国的统治。当时,日本还是倭五王时代,偏安于此帝国一隅。478年,倭王武(第21代天皇,雄略天皇)向宋顺帝呈递上表文(向皇帝呈递的文书),表明臣服之意。然而之后,日中之间却迎来了长达一个世纪左右的外交空窗期。直到7世纪初,推古天皇(第33代天皇)的时代,日本在递交的国书中自称“日出处天子”,称隋炀帝为“日落处天子”,这就等于是宣告日本退出中国的册封体系,不再臣事中国。推古天皇时期,圣德太子一派开始研究编纂“国记”,一般认为日本自此迈出了编写国家史书的第一步。
反观日本国内,645年开始大化革新,672年结束壬申之乱,7世纪的日本经历了一系列颠覆旧有政治体制的大事。“大化”是日本自主制定的第一个年号。原本年号是由中国皇帝制定的东西,也是皇帝作为“时间统治者”的证据,因此日本确定自己的年号,可以看作也是宣告脱离册封体系的一环。
壬申之乱是日本古代史上最大的一次皇位继承争夺战。取得胜利的大海人皇子继承了皇位,成为第40代天皇_——天武天皇。他执政后便着手制定维护统治的基本法典“律令”,开始了新国家的建设。《古事记》和《日本书纪》的编纂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脉络中,在天武天皇的提议下开始的。
这里概括一下。一国的史书是当时的施政者为了建设新国家而编写的。为了将国祚顺利传诸后人,首先就必须编写过去的“正确的历史”,并以这种历史记载宣扬自身统治的正当性。当然了,所谓“正确的历史”,就是符合为政者标准的“正确的历史”。因此,圣德太子和天武天皇认定有必要为国修史,于是就有了《古事记》和《日本书纪》二书。
巧借神话之力论述国家起源
《古事记》《日本书纪》是从众神的时代“神代”开始讲述日本国家历史的。从天地创生开始,经伊邪那歧和伊邪那美创造日本列岛、天照大神和须佐之男的纠葛、击败八俣大蛇、大国主建国与让国、天孙降临、海幸彦和山幸彦的兄弟阋墙等事件,直到初代天皇神武天皇“神日本磐余彦尊”诞生。两本书记录了“神代”这一时代的历史,而现代的日本人则将之视为众神的故事,也就是“神话”。
不过,为什么历史必须是以神话开头的呢?对于神话的传承者而言,神话是他们将过去发生过的、准确无误的事件传诸后人的载体,拥有决定人的生死和社会规则的力量。全世界的民族都有各自的神话,都有过与神话共生的时代。同样的,住在日本列岛的先人们也在各地维系着各自小小的共同体,在各自神话的指引下生息劳作,然后再像神话里描述地那样与世长辞。这样的时代必然是存在的。巧借这种神话之力,来讲述大和政权国家的起源,可以算是非常有效的手法了吧。
《古事记》《日本书纪》的主题,一言以蔽之,就是“最高神天照大神的子孙降临,统治国家”。但是对于日本列岛各地祭祀各色神灵,并遵从各自的神话指引生息繁衍的其他人来说,光这么简单的一句话是没有说服力的,也不会被承认是可信的历史。所以,《古事记》《日本书纪》的神话中,天照大神并不是唯一真神,同时还出现了各个氏族的祖神,以及有名无名的地方诸神,民间传承的神话也被融入其中。不过像出云地区的须佐之男这样戏份多的神灵还是少数,许多神灵都只是提到了名字而已,但对于日本列岛的人们来说,只要自己的神灵出现在书里,那么就算是可以证明《古事记》《日本书纪》是“正确的历史”的一大证据了。这两本书就是利用了这种心理,在维护神话之力的基础上,将主题扩大了。
《古事记》《日本书纪》中的神话虽然是大和政权编写的两部作品,但应该承认在这两部作品的背后,有着日本列岛各地漫长岁月中形成的思想和文化的积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