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伟人传

与谢芜村:极尽俳谐与绘画之美,悠游于诗情画意之间

文化 历史

与谢芜村与松尾芭蕉并称“俳圣”。芭蕉去世后,俳坛主流风格逐渐向平实浅显转变,芜村不断创作出独具趣味的佳作。他同时也是一名画家,自幼喜爱绘画,留下许多杰作,后被指定为日本的国宝或重要文化遗产。

无拘无束的俳谐

1716年,芜村出生于大阪的毛马村。本姓谷,后自称与谢。父亲是村长。关于其母,一说出身于丹后与谢,家业和家族情况均不可考。

芜村20岁左右来到江户,拜入夜半亭巴人门下。他寄居在日本桥石町的师傅家中学习俳谐,俳号“宰町”。巴人是芭蕉的门人其角和岚雪的弟子,俳风自由豁达。“夫俳谐之道,不必拘泥于为师之句法”(《今忆昔》序文)——据说,芜村正是听从了这番教导,才领悟了“俳谐的自在”,即俳谐是不受约束、自由的存在。俳谐不应受流派的束缚,芜村的这一思路是在巴人的指导下形成的。

1742年巴人去世后,芜村投奔同门师兄俳人雁宕,迁至结城。在北关东游历了一些时日,同时进行绘画和俳谐的创作,也曾云游东北各地。在雁宕等人的支持下,1744年编写了《宇都宫岁旦帐》,始称芜村。有一个颇具说服力的观点认为,芜村这一俳号来自陶渊明的汉诗《归去来兮辞》中的“田园将芜胡不归”一句,意为“荒芜的村庄”。

他与结城俳坛的前辈早见晋我私交甚笃。1745年,早见晋我去世时,他创作了俳诗《悼念北寿老仙》。俳诗与发句、连句的形式皆不同,由芭蕉的门人支考开创,此后江户俳坛的俳人们纷纷尝试创作。不过,芜村的俳诗以极高的完成度独树一帜,足可窥见其才华。且看开篇部分。

君あしたに去ぬ ゆふべのこゝろ千々に/何ぞはるかなる/君をおもふて岡のべに行つ遊ぶ/をかのべ何ぞかくかなしき

君今朝离去,今夕我心万千。缘何君远行。思君游荡至冈边,忽觉丘岗共悲伤。

作为画家,声名鹊起

1751年,36岁的芜村迁至京都。未见芜村拜过专业画师的记载,他的画技大概是通过自学掌握的。来到京都后,他流连于寺庙和神社观赏画作,也去丹后和赞岐学习画技。

18世纪的日本画坛,因清朝画家沈南苹(沈铨)等人赴日以及画谱的出版,受到中国南宗画的影响,新画风盛行,当时的作品称为“南画”。芜村也积极学习画谱,作为南画画家逐渐名声大震。1771年,他与南画的另一位代表人物池大雅合作,创作了《十便十宜图》。二人以中国文人李渔吟咏伊山别业(伊园)的舒适和自然美景的诗歌为原型,大雅创作了《十便图》,芜村创作了《十宜图》。《十便十宜图》是芜村的代表画作。

自此,芜村进入了画家生涯的多产期,创作了《富岳列松图》(重要文化遗产)等作品。尤其是在1778年改画号为“谢寅”后,创作了《夜色楼台图》(同前)、《竹溪访隐图》(同前)等杰作。

《富岳列松图》(局部),爱知县美术馆藏(木村定三藏品)
《富岳列松图》(局部),爱知县美术馆藏(木村定三藏品)

《富岳列松图》,爱知县美术馆藏(木村定三藏品)
《富岳列松图》,爱知县美术馆藏(木村定三藏品)

绘画与俳谐的融合

同一时期,他还作为俳谐师活跃在京都各地。1766年6月创立俳谐团体“三果社”,定期组织命题俳句会。俳句会的气氛自由融洽,由出席者共同品鉴俳句,评定优劣。曾因芜村云游赞岐而中断,回京都后恢复举办。在这里,芜村作为俳人的创作技巧得到磨炼,诞生了如下优秀作品。

鳥羽殿(どばどの)へ五六騎いそぐ野分哉(かな)

绝尘五六骑,疾驰飞奔鸟羽宫,策马啸劲风

1770年,芜村继承巴人的俳号“夜半亭”,于京都正式晋级为“俳谐宗匠”。当时芜村55岁,作为职业俳谐师起步已经非常晚了。这可能是因为比起俳谐,他更愿意花精力在绘画上吧。

芜村的绘画和俳谐密不可分。飘逸的简笔画搭配俳句组成的“俳画”是芜村的绝技,他创作了无数充满诗情画意及幽默感的佳作。尤其是全文誊抄芭蕉的《奥州小道》,用柔和的笔触添加简单的人物插画,这种风格的画作备受好评,需求似乎也很大,留下了多部绘卷和屏风作品。

芜村的俳谐观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绘画理论的影响。在1777执笔的《离俗论》中,他提出了下面两个观点。

  • 应先消除心中的俗气,再谈创作。
  • 俳谐虽流派众多,却可融汇贯通为己所用,再因时因地,选择符合个人喜好的俳谐。

这是将中国的画谱《芥子园画传》的绘画理论应用于俳谐并加以调整后得出的结论。在芜村活跃的时代,文人思想流行,讲究学习中国和日本的古典作品,进而以绘画、书法、音乐等各种艺术形式作为消遣,以求脱俗。芜村则认为,俳谐也应从这种丰富的精神世界中诞生。

基于古典知识的文人游戏

承袭“夜半亭”的俳号后,芜村一门陆续出版了大部头作品选集,如《其雪影》(1772年)、《明乌》(1773年)、《续明乌》(1776年)。18世纪后半期的俳坛各种流派百花齐放,呈现出创建芭蕉去世后新时代的风气。芜村一门也投身其中。不过,这些作品集的编者是弟子几董,估计芜村在背后进行了指导。

芜村自己创作的作品集,大都是短小精悍的小册子,收录了挚友和弟子的俳句。每本作品集都表达了丰富多彩的意趣,完全体现出个人喜好。例如在《安永甲午岁旦》(1774年)一书中,芜村为弟子们的俳句画了插画。不过,他的插画并不都是纯粹诠释句意的(*1)

雉子(きじ)啼(なく)や梅花を手折(たおる)うしろより

梅香染春日,枝头花开正欲折,绿雉身后啼

弟子带川在早春散步时创作了这首俳句,芜村配的插画是谣曲《罗生门》中渡边纲被鬼从背后偷袭,头盔被擒住的经典场景。渡边纲是平安中期的武将,据传他击退了罗生门的鬼怪。这幅插画乍一看,与俳句毫不相关,但又隐藏着一个共同点,即“被人从背后吓了一跳”。芜村喜爱引经据典的文人游戏风格由此可见一斑。

芜村为表现早春散步的俳句绘制的插画,取自谣曲《罗生门》的一幕,其文人情趣可见一斑《安永甲午岁旦》(早稻田大学图书馆藏)
芜村为表现早春散步的俳句绘制的插画,取自谣曲《罗生门》的一幕,其文人情趣可见一斑《安永甲午岁旦》(早稻田大学图书馆藏)

此外,收录于《夜半乐》(1777年)的俳诗《春风马堤曲》将自己深切的怀旧之情,寄托于从侍奉的主家回乡省亲的年轻女子的旅途中,并加以升华。这组俳诗由发句、汉诗句、汉诗的日语白话文等共18首诗构成。下面选取中间两首和结尾的一首进行赏析。

憐(あわれ)みとる蒲公(たんぽぽ)茎短(みじかう)して乳を浥(あませり)

可爱蒲公英,茎短溢白乳

むかしむかししきりにおもふ慈母の恩/慈母の懐袍(かいほう)別に春あり

常忆昔日慈母恩/慈母怀中别样春

君不見(きみみずや)古人太祇(たいぎ)が句/藪(やぶ)入りの寝るやひとりの親の側

君不见,故人太祇句/省亲归故园,安然恬静入梦乡,倚偎慈母旁

前面两首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摘取路旁的蒲公英,由白色乳汁般的汁液联想到了母亲。第三首引用亡友太祇的俳句作为全诗的结尾,结构新颖别致。全诗由多种诗歌形式组合而成,描写出不断变换的景色以及女儿对母亲的思念之情。这种探索性的作品,芜村只在友人间公开过。这恐怕是因为对于芜村而言,俳谐是兴趣爱好,是让心灵自由飞翔的翅膀。俳谐对于终日忙碌的民间画师芜村而言,也是一种心灵的慰藉。

1783年12月25日凌晨,芜村的一生落下帷幕,享年68岁。下面是他的辞世句。

しら梅に明(あく)る夜ばかりとなりにけり

白梅初绽处,长夜破晓迎朝阳,无限好春光

芜村尊敬芭蕉,却又与当时被称为“蕉风”的平实浅显的俳风截然不同,不断创作出诗情和机智兼具的俳句。他的墓地建在京都东山的金福寺,作为芭蕉故地,芜村亲手在这座寺院重建了芭蕉庵。

标题图片:与谢芜村像。根据国立国会图书馆数字馆藏图片加工制作

版权声明:本网站的所有文字内容及图表图片,nippon.com日本网版权所有。未经事先授权,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或部分复制使用。

(*1) ^ 云英末雄《思考芜村的俳画——论〈永安3年芜村春兴贴〉插画》(《文学》1996.1)。

俳句 芭蕉 芜村 俳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