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伟人传

森鸥外:跨界知识巨人,日本近代文学先驱

文化 历史

森鸥外在仕途上爬上了军医的权力顶峰,另一方面又在小说、诗歌、戏曲、翻译、评论等众多领域不断为日本文学开辟新的可能性。本文将对这位迎来百年祭的明治大正文豪的一生及其作品的魅力进行介绍。

因《舞女》《山椒大夫》《高濑舟》等作品闻名于世的明治大正文豪,森鸥外。2022年正值鸥外逝世100周年。在身为文学家的同时,鸥外还兼有医学家、军医、官僚等多重身份,那么他度过了怎样的一生呢?

学贯和汉洋,掌握多门语言

1862年,森鸥外,本名森林太郎,出生于津和野藩的太医之家。父母也希望把鸥外培养成为医生,便早早地对他展开了精英教育。首先是儒学。5岁后拜师,7岁进藩校“养老馆”学习四书五经。其次是洋学。学习过荷兰医学的父亲森静男为他启蒙,他开始了荷兰语的学习。

1872年,10岁的鸥外随父上京。接着,森家从津和野举家迁至东京。由于日本医学界学习的洋学主流从荷兰医学转向德国医学,鸥外又在私立学校学起了德语,11岁入学第一大学区医学校。该校第二年改名为东京医学校,1877年成为东京大学医学部。东大的医学专业由德国教授用德语授课,同时鸥外还师从校外的汉学家学习汉诗文,阅读中国古典医书,还跟着国学家学习了和歌。就这样,少年期到青年期的鸥外兼修和汉洋学问,习得了多门语言。

炼就日欧对照的视角

1881年即将大学毕业的鸥外热切盼望出去留学。然而一场大火将讲义笔记付之一炬,接踵而来的不幸导致毕业考试成绩并不理想,没能通过文部省派遣的国费留学生考试。对前途一番纠结之后,鸥外选择了当陆军军医,走陆军公派留学这条路。他19岁成为军医,1884年,22岁的鸥外终于实现愿望赴德留学。

在4年留学生涯中,鸥外除了完成卫生学研究、卫生制度调查方向的学业,还废寝忘食大量阅读了德语文学作品和哲学书籍,流连于剧场和美术馆,贪婪地吸收着欧洲的艺术文化。1888年带着大量外语书籍归国后,鸥外也仍然不断从德国海淘新刊书籍和报刊杂志,保持着对欧洲文化最新动向的关注。留学的经历让鸥外炼就了“两条腿走路的学者”(鸥外《鼎轩先生》)的视角,立足于日本和欧洲两个落脚点,可以用对照的视角来看待双方。这种视角被他大量运用到之后的创作和社会活动中。

外墙上设计了“鸥外”书法字样的德国森鸥外纪念馆。鸥外柏林留学时最早租的房子就在这里(图片:时事社)
外墙上设计了“鸥外”书法字样的德国森鸥外纪念馆。鸥外柏林留学时最早租的房子就在这里(图片:时事社)

回国后,鸥外一边当军医,一边达成了文坛出道。诗集译作《于母影》(合译,1889年)、小说《舞女》(1890年)之后,他不断发表创作和翻译作品。1889年他还亲手创刊了杂志《栅草纸》,在上面发表评论文章,以德国文学和美学知识为武器,掀起了无数次文学论战。通过这种激进的启蒙活动,鸥外引领黎明期的日本近代文学不断向前发展。

鸥外的翻译也给日本文学界注入新鲜血液。其中歌德的诗歌《迷娘曲》(收于《于母影》)、安徒生的《即兴诗人》、歌德的《浮士德》等日语译本对后来的诗人和作家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初期代表作《舞女》中,主角是被派遣到德国的日本精英官僚太田丰太郎。因在柏林的生活而个人自由意识觉醒的丰太郎爱上了贫穷的舞女爱丽丝。然而,与爱丽丝共浴爱河的现状生活,和归国后飞黄腾达的前途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让丰太郎陷入苦恼,一番挣扎后,他抛弃了身怀六甲的爱丽丝回到日本。这本描绘了异国文化的遭遇和纠葛的小说,将雅文体和欧文翻译体融入汉文训读体中,是用和汉洋三者的混合文体写成。

因2015年出现在旧书市场而引发热议的鸥外亲笔的《舞女》手稿(图片:时事社)
因2015年出现在旧书市场而引发热议的鸥外亲笔的《舞女》手稿(图片:时事社)

鸥外还在归国第2年创刊了杂志《卫生新志》《医事新论》,为了培养日本近代医学发展的土壤,他还在医学领域克服重重阻碍推进启蒙活动。1897年与小池正直共同编写出版了《卫生新篇》。这是第1部由日本人编写的卫生学教科书。

医务局长在日理万机中频频发表作品

身为军医的鸥外,走过了一条通往权力顶峰的官途。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中,他作为军医部长随军,1899年到1902年被任命为第十二师团军医部长,到北九州小仓赴任。但鸥外将小仓赴任令视为左迁,心怀不满。他认为高层并不看好用军医和文学家两条腿走路的自己,于是在小仓任职期间主动减少了文坛活动。同时又跟当地法国神父学会了法语,还结交禅僧,学习禅学和唯识思想。算是积累知识,修身养性,学习处世之道的一段时光。

1902年,40岁的鸥外成为第一师团军医部长,调回东京。接着在1907年,45岁那年,登上了陆军军医的权力顶峰,就任陆军军医总监、陆军省医务局长。终于再不用顾及上司眼光的鸥外,在百忙之中频频发表作品。因描写了主人公对性经验的回忆和对性的自省而受到当局禁售处分的《Vita Sexualis》(1909年)。批判政府在“大逆事件”后收紧了对学问和文学的言论管制的《沉默的塔》(1910年)。这个时期,鸥外创作的很多现代小说都加入了对当时社会文明的尖锐批评。

1912年明治天皇驾崩,日本进入大正时代。鸥外以江户初期实际存在的殉死武士为原型,创作了《兴津弥五右卫门的遗书》(1912年)。此后,鸥外开始基于历史资料创作历史小说,留下了《最后的一句》(1915年)、《高濑舟》(1916年)等如今入选国语教科书的文章。

身穿军服的森鸥外(右)和爱马。拍摄于1912年(图片:文京区立森鸥外纪念馆)
身穿军服的森鸥外(右)和爱马。拍摄于1912年(图片:文京区立森鸥外纪念馆)

1916年,鸥外54岁从陆军退役。从退役前后开始,他探索历史的想法就愈发强烈,于是开始调查生活在江户后期的考证学者的生涯和功绩,写起了评传。《涩江抽斋》(1916年)、《北条霞亭》(1917-1920年)等评传,是将实证性历史研究和文学相结合,打破了以往小说既有观念的新型作品。抽斋和霞亭是学者,是医生,是吃公家饭的官吏,同时也涉足文学和艺术。换言之,鸥外写的就是自己这条人生路线上先辈们的故事。

1917年,鸥外55岁成为宫内省官僚,兼任帝室博物馆总长和图书头。身为宫内省高官的鸥外,为准备即将到来的天皇更迭,对历史研究倾注了心血。鸥外的信念是新的元号和谥号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学术调查得出数据,并在这些数据的基础上制定。调查阐释了历代天皇谥号出处的《帝谥考》(1921年)完成后,他便着手编写考证元号出处的《元号考》,可惜因健康状况恶化而搁浅。1922年7月9日,鸥外因肾萎缩和结核去世,享年60岁。

跨界知识巨人在家里是个操心子女的老父亲

森鸥外是跨界知识巨人。学贯和汉洋三界,除了医学专业,还涉足美学、历史研究等众多领域,作为军医和官僚也留下了许多脚印。在文学领域,他涉足了小说、评论、戏曲、诗歌、短歌、俳句、汉诗等各个体裁,留下了许多先进的、富有启发性的著作。

他在家里又是怎样的面孔呢?在家里,鸥外是一个对孩子们倾注父爱毫无保留,总是操不完心的老父亲。和第一任妻子登志子、再婚的妻子阿志之间生育了4个子女。他们在鸥外去世后都成了作家,都写了回忆父爱和表达对父亲孺慕之情的文章。长女是小说家森茉莉,写了《父亲的帽子》(1957年),二女儿是随笔家小堀杏奴,写了《晚年的父亲》(1936年)。看着这些作品,一个被孩子们唤作“老爸”的鸥外爸爸的生动形象就跃然纸上。

标题图片:森鸥外肖像照。1912年拍摄(文京区立森鸥外纪念馆)

版权声明:本网站的所有文字内容及图表图片,nippon.com日本网版权所有。未经事先授权,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或部分复制使用。

日本文学 德国 留学 小说 医学 诗歌 精英教育 森鸥外 文豪 近代国家 百年祭 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