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伟人传

原敬:组建了日本第一个真正政党内阁的平民宰相

政治外交 历史

南部藩出身的原敬组建了日本第一个真正的政党内阁,成为了第一位没有爵位的首相,因而被称作“平民宰相”。他始终在思考“何为公利”,为应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新形势,开展了积极的外交和内政工作。

从母亲身上学来的“不求私利”的精神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的1918年9月,时年62岁的原敬就任日本首相。他组建了日本第一个真正的政党内阁,一直为应对大战结束后的新形势而不懈奋斗。1921年11月4日,原遭到暗杀,不幸身亡。去年是他去世100周年。

1856年,原诞生在南部藩一个上等武士家庭。少年时代,明治维新和母亲律(母亲名——译注)对他的人格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在萨摩、长州等藩组建的新政府与旧幕府势力交战的戊辰之战中,南部藩和其他东北各藩联合抵抗新政府失败,原家就此没落。父亲早逝,一家生活全靠母亲支撑。战败后作为谢罪,叛乱各藩须向新政府上贡,南部藩命令藩士也要承担这些钱款,其母变卖了绝大部分家产,毫无保留地上缴了。同时,为了适应维新之后逐渐深入人心的“立身出世”的新型价值观,尽管家境贫困,但她仍然热心于孩子们的教育。原从母亲身上学到了“不求私利,正直勤劳,顺应时代潮流”的价值观。

长州和萨摩两藩虽然联手实现了明治维新的变革,但之后萨长藩阀却把持政权长达30年以上。原之所以一生憎恶派阀,重视个人自立和任人唯才,或许就是出于对藩阀政治的反感。

倾心于藩阀外的政治家陆奥宗光

20岁的时候,原在司法省法律学校接受了约两年半的法语授课。由于他始终希望活跃在政治和外交舞台,中途退学后,他进入曾经主导过自由民权运动的中江兆民的私塾学习了大约半年时间的法语和法兰西学。在兆民的影响下,他接触到卢梭的思想,明白了否定追求自我利益的“公利”,也就是“符合正义的行为”这一概念。同时,他还理解了所谓的渐进主义,即要想普及这种民权意识,首先要让人民逐渐习惯政治的运用。这种“公利”精神进一步深化了母亲教给他的价值观。

后来,原以外交官身份在巴黎公使馆工作了大约3年时间,除了磨练法语外,还学习了国际法和欧洲国际政治及文化。回国后,从1890年开始的大约7年间,他一直在藩阀外的和歌山藩出身、担任过农商大臣和外务大臣的陆奥宗光手下工作,并且对他日益倾心。在此期间,原已经掌握了列强与日本及中国清朝的国力盛衰所带来的东亚国家环境的重大变化,以及相伴而生的彼此利害关系,并且已经认识到在考虑各国势力平衡的基础上确保日本的国家安全是何等的重要。于是,陆奥提拔他先后担任了外务省的局长、副大臣等职。通过观察陆奥负责的外交和国内政治工作,原学习到了如何在实际的政治外交中实现愿景的现实手法。

陆奥从前有过英国游学等经历,学到了原汁原味的政党政治,他动员原主动改走政党政治家路线。1897年辞去外务省工作的原进入大阪每日新闻社,也是听从了陆奥的建议。次年,原出任该社社长。针对中日甲午战争以后列强在华扩大势力的举动,作为一个大报社的经营者,原始终主张通过保持列强的势力均衡来实现和平,拉动报纸销量增加了两倍。

1900年,原加入了伊藤博文组建的立宪政友会,担任党内高层干部。即便是在1902年参加大选之际,原仍然坚持在自己的老家盛冈市选区呼吁大家应该看到国际环境的变化,努力奋斗,避免落后于欧美。同时,他还主张,不光是政治家要对国家履行义务,无论何种职业、何种地位,甚至就算没有选举权,但每一个国民都必须重视国家。针对1904年2月爆发的日俄战争,他也曾作为大政党政友会的最高干部之一,在开战前主张应该控制情绪化的反俄主义,主导了全党的方向。

在列强加紧瓜分世界的严酷时代,为了保障日本的安全,原很重视国家的存在。但他认为国家应该反映广大国民的意志,而不是反映藩阀势力等部分群体的意志。因此,他从来没有做过借助修建铁路和公路等工程给自己老家输送利益,进而换取选民支持之类的事情。尽管如此,当地选民依然长期支持着他。

从1907年开始,原提出了并不局限于国家利益,还包含和平在内的国民福利概念,这作为他思想上的变化受到了关注。之所以出现这种变化,或许是因为俄罗斯在日俄战争中败退后,日本安全保障方面的紧迫危机感已经消失。另外,作为西园寺公望内阁的内务大臣完成政务工作后,他从1908年8月开始用大约半年时间自费考察了欧美国家。得益于此行,原在日本的实权人物中第一个觉察到了将来美国会取代英国,成为主导世界的国家。

探索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发展蓝图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站在协约国一方参加了大战。1917年,美国也加入了协约国阵营,在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后,1918年11月,大战以协约国阵营的胜利告终。1917年秋,原以政友会总裁身份公布了着眼于战后世界局势的日本外交和内政发展蓝图。数月后,美国总统威尔逊发布十四条和平原则,公开提出了战后世界秩序的理想蓝图。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依据威尔逊提出的和平原则创设了国际联盟(简称“国联”),对一战后全新世界秩序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

原从一开始就对威尔逊主义产生了共鸣,开展与列强协调合作的外交,尤其是重视与美国合作的外交工作,大幅改变了过去重视英国的传统外交路线。另外,针对日本前政府为干涉俄国十月革命于1918年出兵西伯利亚的做法,他始终持反对态度,并推动了日本的撤军。大概是从1919年9月起,原开始经常书写“宝积”二字,这个禅语的意思是不求回报,广积善行。或许也可以认为,前一年9月就任首相后掌握了巨大权力的原,把战后构建更加理想的国内外秩序这样一种心愿寄托在了这个禅语上。

然而,在巴黎和会阶段,威尔逊的民族自决主义原则将得到怎样的实际运用还是一个未知数。和会期间,形式上加入了协约国阵营参战的中国要求日本归还大战期间从德国手中夺取的在山东省的全部权益。虽然美国支持了中国的要求,但日本得到英国的支持,硬是接管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不过,针对这个权益,鉴于国内外依然残留着帝国主义价值观的现实,原考虑的是让日本暂时接收权益,保住颜面,之后再关注新秩序的发展,将大部分权益归还给中国。两年半之后,正如他设想的那样,日本以中国支付若干补偿费用为条件,签订了归还大部分权益的协议。

虽然原早已理解认同“民族自决”原则,但他却对1919年在当时属于日本殖民地的朝鲜爆发的“三一独立运动”持批判态度,并进行了镇压。因为虽然他在中日甲午战争以前就看出了朝鲜的潜力,但认为在这个时间点上,朝鲜并不具备独立治理近代国家的能力。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认为发起运动的一方并没有理解,威尔逊的“民族自决”在当时只适用于欧洲,这是协约国阵营的共识。他对同年在中国爆发的反殖民主义运动——“五四运动”也表现出了批判态度。因为这个运动是在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影响下拉开序幕的,全盘否定了既有的国际秩序,是一种激进事物。

令人惋惜的突然离世

原预见到在一战后不远的将来,列强之间会出现裁军的潮流,经济竞争将变得比军事竞争更加激烈,于是对国内体制进行了大改革。具体内容是控制非必要的扩军要求,投资教育、运输和通信领域,谋求产业、教育和文化的振兴。比如,原内阁在1918年发布大学令,建立了法律框架,积极承认帝国大学以外的私立大学、官立单科大学和公立大学,扩充高等教育机构,推行民主化,促成了庆应义塾大学和早稻田大学等学府的诞生。另外还建立了完善铁路支线和公路网的法律框架,实现了与既有干线铁路网的结合。直至上世纪60年代经济高速发展时期需要开展大改革之前,他的这些政策的成果在将近40年的时间里支撑了日本社会的发展。

为出席在京都召开的政友会全体大会,原敬计划在1921年11月4日乘坐从东京站发往神户的夜行列车,正当他往检票口走去的时候,被一名青年用匕首刺中胸部,不幸身亡。据说这名青年是受到右翼分子唆使实施了此次暗杀行动,但真相无从得知。当时,围绕皇太子(后来的昭和天皇)订婚的问题,宫中和政界出现了矛盾,原在暗地里做工作,试图推迟皇太子订婚一事,所以可能招来了右翼的反感。

JR东京站丸之内南口标记暗杀现场的地砖(左)。附近有一块说明“原敬首相遇难现场”的字牌(右)(时事社,PIXTA)
JR东京站丸之内南口标记暗杀现场的地砖(左)。附近有一块说明“原敬首相遇难现场”的字牌(右)(时事社,PIXTA)

如果当年原还活着,那么后来军部失控的时候,或许他就能朝着阻止战争扩大的方向为昭和天皇敬献良言,从而改变最终演变为太平洋战争的历史走向。他的死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近代日本的发展步伐。

标题图片:原敬的肖像照(时事社)

版权声明:本网站的所有文字内容及图表图片,nippon.com日本网版权所有。未经事先授权,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或部分复制使用。

欧洲 外交 伊藤博文 法律 巴黎和会 原敬 昭和天皇 宰相 暗杀 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