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岛由纪夫:超越时代的日本文化殉道者
文化 历史- English
- 日本語
- 简体字
- 繁體字
- Français
- Español
- العربية
- Русский
50年前,三岛由纪夫在高喊修宪主张、呼吁自卫队奋起之后切腹自杀,消息震撼全球。他是曾5次入围诺贝尔文学奖的著名作家,其死亡的消息使国内外许多人为之震惊,但他的真正意图却至今成谜。谜团愈滚愈大,半世纪后的现在,人们仍持续扣问着三岛文学及死亡的意义。
三岛由纪夫生于1925年,翌年日本年号便由大正改为昭和,因此三岛的实岁与昭和的年数是相同的。太平洋战争结束的昭和20年(1945年)他20岁,自杀那年是昭和45年(1970年),他45岁。若把昭和这个时代粗略分为三个时期:前20年是持续多年战争最终导致前所未有的破灭、中间25年是从战后的废墟出发实现了高度经济成长奇迹,以及其后的20年。那么,三岛的一生正好与前两期重迭。那是最具昭和特色的昭和年代,实际上,昭和时代几乎是与泡沫经济的崩溃一同落幕的,可以说三岛先于时代,提前为昭和殉葬。
三岛认为,文学作品应该表现一个时代,并偶尔提出异议,揭示一种新的历史图景。特别是在后述的《金阁寺》之后的作品中,他愈发彰显了这种特色。日本近代文学以作家诚实书写自身体验或身边事物的 “私小说”领域为主流,具有像三岛这种创作意识的作家颇为罕见,但若放眼世界,举凡巴尔札克、福楼拜、托马斯‧曼、托尔斯泰、陀思妥也夫斯基等小说史上不朽的大作家们,总能够捕捉时代、批判社会、提出前景。三岛也属于这个谱系。
16岁发表文坛出道作
三岛生于东京四谷的一隅,这地区被称为山手地区,1923年关东大震灾后重建情况较为落后,风土民情不佳。三岛祖母夏子是门第优良的武家出身,对该地生活环境颇有不满,特别是在时任桦太厅长官的三岛祖父因贪污疑云被追究责任罢官后,夏子便对孙子三岛百般溺爱,似乎是要弥补自己失去的梦想和粉碎的自尊。
由于夏子苦于坐骨神经痛,三岛又从小孱弱多病,两人常整天窝在病房中度日。三岛喜读童话与绘本,不久便在病房中展开想象力的双翼,开始自己写故事或画画。10岁时他完成原创童话《世界的惊异》,描写美丽的极乐岛在秋天来访之后,蜡烛烛火尽皆熄灭、四周被黑暗笼罩的故事。
三岛不算贵族世家,却进入贵族子弟校的学习院就读。初等科时期因体弱多病的因素,成绩不甚良好,但中等科之后得遇良师,在学校内开始受到瞩目。16岁那年,三岛首次在校外杂志上发表小说,在文坛出道。这篇名为《鲜花盛开的森林》的小说发表于1941年,三岛首次使用三岛由纪夫这个笔名,小说叙事者“我”将自身放置到自己出生之前的时间之流当中,藉以重新发现生之源泉。1941年,也是太平洋战争开战之年。
1944年,三岛以榜首从学习院毕业,进入东京帝国大学(今东京大学)法学院就读。时值战争末期,三岛虽因身体孱弱而免去兵役,仍以出版遗作的心思出版了作品集《鲜花盛开的森林》(1944年),收录出道作以及另外4篇短篇小说。第二年8月日本战败,三岛也面临创作上的困难。这是因为许多在战争时期被迫沉默的年长作家,以及作为士兵往赴战地的文学青年如决堤一般纷纷开始发表小说,使得虽年纪尚轻却在战争时期小有活跃的三岛,在文坛中失去了立足之地。大学毕业的三岛不得不暂时放弃小说家这个职业,进入大藏省(今财务省)工作,成为一名公务员。
但三岛仍无法完全放弃作家梦,大藏省只做了9个月便离职,开始写新的小说。这篇小说即《假面的告白》(1949年),以三岛本人为原型的叙事者,回顾了其发现并接受自身为同性恋者的心路历程。小说中,叙事者看到圣巴斯弟盎殉教图(基督教美术绘画题材之一,描绘遭受迫害的古罗马殉教者圣巴斯弟盎被绑在黑色树木上,遭到弓箭处刑的场景)而首次感受到性兴奋,这个场景描写得特别精彩出色。但这篇小说并不是作者告白自身是同性恋者的出柜宣言,应该理解为作者从万物皆“假面(面具)”的立场,朝着 “我”这一身份认同上无可质疑的天真感性浇了一盆冷水。正是这样的反讽,与不得不在战争与战后的混乱期设法求生的年轻人的扭曲心理产生共鸣,让《假面的告白》获得了众多读者。
描写战后日本社会作品之成功与失算
在文坛重新出道的三岛,又发表了描写同盟国军事占领日本时期的同性恋社会的《禁色》(1951-1953年)、纯朴男女的恋爱小说《潮骚》(1954年),同时还编写了将传统能剧改编为现代剧的《近代能乐集》(1956年),以及新创歌舞伎《鰯卖恋曳网》(1954年)。接着1956年,31岁的三岛发表了大作《金阁寺》(1956年),这部小说以1950年一名僧人弟子对金阁寺纵火的事件为题材,被译成多国语言,成为三岛的代表作。
这部小说发表于高度经济成长开始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里,一部描写6年前的纵火事件的作品为何会广获读者共鸣?从战争的阴影里浴火重生的日本,如今已逐渐迈向一个富裕的国家,但战争结束还只是10年前的事,战时的晦暗记忆无法轻易抹灭,仍盘踞在许多人的精神底层。这样的记忆从内部威胁着信仰战后民主主义、努力迈向光明进步与繁荣的当时日本人的精神——没错,《金阁寺》正是代言了对战后社会抱持疑问的人们内心的声音。
若从内部来看,不论是战后民主主义,或是高度经济成长,这些都不过是 “假面”罢了。只要人们仍戴着这样的假面,便会迷失存在的根源,而陷入虚无主义。以1955年前后的东京与纽约为舞台,以4位过着孤独人生的年轻人为主角的《镜子之家》(1959年),正是以此种虚无主义为主题的作品。
但这里却有个大失算:同时代的读者并不像《金阁寺》那般对《镜子之家》产生共鸣。《镜子之家》发表于1959年,当时的日本正处于超越神武景气(1954年至1957年的经济发展高潮)的岩户景气(1958年至1961年)中,人们在高度发展的经济奇迹中正东奔西走忙碌不堪,没人有兴趣探讨虚无主义的问题。对试图在《镜子之家》中描绘时代阴影的三岛而言,这个失算造成深刻的打击。
将最后一份稿件交给编辑后,于同日自杀
其后,三岛在黑道电影《干风野郎》(导演:增村保造,1960年)中担任主演,又在细江英公摄影集《蔷薇刑》(1963年)中担任模特儿,试图摸索异于文学的新的存在依据。这些尝试颇为成功,三岛成为了媒体的宠儿。
但这也意味着三岛选择了迎合不理解《镜子之家》的日本战后社会,媒体愈是炒作,三岛的自我否定感便愈发强烈。为了一改自己所处的状况,三岛必须捕捉时代、对历史提出新的图景,创作规模更为宏大的作品来一决胜负。这就是《丰饶之海》(1965-1971年)。
《丰饶之海》为四部作,描写主角在明治、大正、昭和时代间屡次转世的故事。小说开头描写日俄战争战亡者追悼仪式的光景,其荒凉风景弥漫在《丰饶之海》全书作品世界的背景中,这也暗示了侵蚀战后社会的虚无主义,其原点其实肇端于明治时期。这些往复轮回的角色们,一面对抗着虚无主义,一面追寻着生之意义,最终于最后一本书的结尾,获得幸福的体悟——原本该是这样的。
但这样的结局只是初期构想,在实际发表的第四本书中,结尾出现了大翻转,读者发现转世轮回只是错觉,故事于此告终。三岛在1970年11月25日将这篇终稿交给编辑后便切腹自杀,带给人们一片惊愕,其死亡真相至今成谜。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三岛在《丰饶之海》的结局里深刻描绘出了时代最终将抵达的虚无主义图景,而我认为,三岛的自杀正是为了督促我们每个人试图去寻求解方、跨越此虚无主义,而采取的终极行动。
标题图片:摄于1970年的三岛由纪夫肖像照(时事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