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目漱石:日本“永远的当代作家”
文化- English
- 日本語
- 简体字
- 繁體字
- Français
- Español
- العربية
- Русский
夏目漱石(本名夏目金之助)是日本现代文学的代表作家。他出生于江户末年的1867年,距今正好150年;逝世于100年前的1916年,终年49岁。尽管作为小说家,他生活在一个多世纪之前,但他的作品对当今日本人而言并不过时,可谓是一位“永远的当代作家”。即便是在中国和韩国,夏目漱石也堪称大众耳熟能详的小说家,而欧美国家则将他列为20世纪文学的开拓者。或许可以这么说,在日本的现代文学中,漱石的小说是最早成为世界文学的作品。
历经孤独的幼年时期,成长为一名英文学学者
1867年2月9日,夏目漱石出生于江户牛入马场下横町(现东京都新宿区喜久井町),是当地名主(日本江户时代的村长——译注)夏目直克的第五个儿子。随后,他作为养子被过继给父亲的朋友,后来又回到夏目家。复杂的幼年时期经历,令夏目漱石体验到了孤独,由此强化了他的独立意识。
由于双亲的关系,夏目漱石在小学时频繁转学,先后进过东京府第一中学、二松学社(汉学塾),成立学社(英语塾),17岁时进入大学预备门(即日后的第一高等中学)学习。1890年考入帝国大学(即后来的东京帝国大学)文科大学英文系,1893年升入同校的研究生院。在大学预备门就读时,漱石结识了俳句现代化的集大成者、俳人正冈子规。
尽管漱石后来以英文学学者的身份担任了教职,但他当初之所以选择在二松学舍学习,正是因为不喜欢英语。漱石一生爱好汉诗文,“漱石”这一雅号也出自中国成语“漱石枕流”(*1)的典故,表示不愿言败的顽强。可见漱石继承了江户知识分子以中国古典文学为基础素养的传统。
从大学时代起,漱石一直肩负教职。1892年,漱石担任了东京专门学校(如今的早稻田大学)的英语讲师。1893年就任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的英语教师,据说当时的校长,同时也是讲道馆创始人的著名柔道家嘉纳治五郎对漱石青睐有加,因此诚挚邀请他来该校任职。同一时期,漱石在镰仓圆觉寺内的塔头(*2)——归源院中参禅,这段经历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1895年,漱石前往位于爱媛县松山市的爱媛县寻常中学任教。松山是正冈子规的故乡,子规当时由于身患结核病正归乡静养。漱石在松山与子规一同举办俳句大会,俳句创作水平亦日益精进。在松山的生活经历成为漱石名作《哥儿》的创作背景。1896年,漱石前往熊本县的第五高等学校出任讲师,其后担任教授,在该校任职期间漱石与中根镜子结婚。
在埋头苦读的英国留学期间罹患神经衰弱
1900年,漱石奉日本文部省“为英语研究”之命前往英国留学,于当年10月末抵达该国。抵英后,漱石与化学家池田菊苗一同居住了约两个月。池田不仅是谷氨酸的发现者,同时也是美味调味料“味精”的发明者。除了在自身专业领域外,池田在哲学方面也造诣颇深。而这些都在知识层面上对漱石产生了巨大冲击。
留学的最后一年,漱石夜以继日地勤勉学习。其后出版的以“何为文学”为主题的《文学论》,便是他这段期间刻苦学习的成果。就在这时,漱石的神经衰弱病情恶化,据说文部省曾一度怀疑他精神异常。
辞去东京帝国大学讲师职务,专注于小说家事业
1903年1月,漱石刚从英国回国,便就任第一高等学校的英文教授和。1905年1月,在俳人高浜虚子主办的杂志《杜鹃》上发表了小说《我是猫》的初篇,大获读者好评。其后,漱石在同一杂志上又相继发表了《伦敦塔》、《哥儿》等作品,作为小说家迅速声名远扬。
1906年,“木曜会”举办了的第一次活动。该组织是由一群仰慕漱石的学生和年轻的文学创作者组成,每周四(日语“木曜日”——译注)都要聚会。内天百间、野上弥生子等小说家,安倍能成、和辻哲郎等学者,以及当时还是学生,后来成为日本著名小说家的芥川龙之介和久米正雄等人都曾参与。
1907年,漱石辞去全部教职工作,进入东京朝日新闻社,正式踏上职业小说家的道路。放弃日本最高学府——第一高等学校和东京帝国大学的教师工作,转行成为小说家,漱石的举动完全偏离了当时日本社会在出人头地方面的观念,成为一时的社会话题。同年,漱石搬至出生地附近的牛入区早稻田南町(现东京都新宿区)居住。“木曜会”亦在此址继续举办,这里后来被称为“漱石山房”。
漱石在《朝日新闻》上刊登了《虞美人草》、《坑夫》、《梦十夜》等作品,广为人知的前期三部曲《三四郎》、《从此以后》和《门》也均曾在该报上连载。
1910年,43岁的漱石因胃溃疡在东京住院治疗。出院后在修善寺温泉(位于静冈县伊豆市)疗养时,曾一度生命垂危,朋友和弟子纷纷赶来,引发一场骚乱。这一事件被称为“修善寺大患”。
1911年,文部省传来通报,要授予夏目漱石博士称号,但漱石厌恶当时为学位而做学问的风气,便婉言谢绝了。
从1912年开始,漱石的后期三部曲《春分之后》、《行人》和《心》在《朝日新闻》上连载至完结。在此期间,漱石的胃溃疡再度发作,神经衰弱也日益恶化。1916年,漱石虽已开始《明暗》的连载,但终因胃溃疡的恶化于同年12月9日逝世,终年49岁。《明暗》的连载也中断于第188回。
直视个人主义和孤独,转向“则天去私”
回溯漱石的小说,会发现这样一个创作轨迹:在不断地描写个人主义及其衍生的孤独痛苦之后,漱石的文学转向了不受私心拘束、委身于天地之间的心境,也就是所谓“则天去私”的境界。
《我是猫》以猫为主人公,通过“我”的观察描绘了一群聚集在饲主家的奇妙知识分子和他们的人生百态,是一部引人爆笑的幽默小说。以猫作为叙述者的独特写作风格,以及借鉴落语(日本的大众曲艺之一,与中国的单口相声相似。——译注)栩栩如生的叙述方式,吸引了大批读者,也在小说领域为漱石奠定了无法撼动的地位。
《草枕》描绘了一个画家对充斥文明的东京生活心生厌倦,于是前往山中温泉,展开了一段超越世俗欲望和是非的“非人情”心境下的游乐之旅。
夏目漱石的前期三部曲是《三四郎》、《从此以后》和《门》。《三四郎》不仅描绘了青年纯朴的爱情,也写出了青春犹如“迷途羔羊”的危险。自《从此以后》开始,漱石喜欢在作品中描绘两男一女的三角关系。
《从此以后》讲述了一个生于富家,终日无所事事的知识分子深深地爱上了友人之妻,决心与其一同寻求独立生活的故事。在《门》中,漱石描绘了一个政府机关职员在夺走朋友之妻后悄然度日,被罪恶感折磨渴求救赎的姿态。
在由《春分之后》、《行人》和《心》组成的后期三部曲中,个人主义和孤独的主题成为了漱石深入探讨的对象。
其中,《心》被收录进当代日本的高中课本,是漱石小说中迄今为止阅读量最大的作品。故事的核心是自杀的“先生”在寄给“我“的遗书中所讲述的内容。“先生”背叛了学生时代的友人K,并与“夫人”结婚,导致K失意自杀。 “先生”从此一直在苦闷中生活,最终因不堪个人主义及其衍生的孤独痛苦的折磨,以明治天皇的驾崩为契机而自杀身亡。
漱石的遗作《明暗》是一部以不美满的夫妻关系为主轴,追问个人主义与孤独的小说。普遍认为小说最后的章节似乎想表达“则天去私”的思想,这是漱石晚年的理想境界。由于漱石过去的参禅经历,主持漱石葬礼的圆觉寺管长(*3)释宗演认为,漱石身上体现了“大乘佛教的真精神”。
近年不断高涨的海外评价
在欧美国家,夏目漱石的作品虽不及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著名,但也有多部英译作品问世。而且,随着近年来文学研究的多样化,漱石作品也受到越来越高的评价。
1965年,英国的日本文学研究者便翻译了《哥儿》、《草枕》等作品的英译本。2005年,英国的日本文学研究者达米安·弗拉纳根(Damian Flanagan)出版了《伦敦塔》的英译本,并认为夏目漱石是一位可与莎士比亚比肩的世界级文豪。
美国的日本文学研究者迈克尔·K·波赫达士(Michael K Bourdaghs)将夏目漱石、鲁迅、卡夫卡和乔伊斯并列称为20世纪文学的开拓者。另外,他还认为漱石运用心理学和社会学方法思考“何为文学”的《文学论》,即使从全世界的角度来看,也是一部先驱之作。
夏目漱石在中国是最富盛名的日本小说家。早在民国时期,鲁迅就翻译了漱石的两部作品,他的弟弟周作人也撰文介绍过漱石。如今,中国已基本出版了漱石的所有作品,仅《我是猫》一部便至少有近20种翻译版本。
中国人之所以对夏目漱石怀有亲近感,或许是因为他在汉诗文方面造诣极深,创作过200多篇汉诗及汉文作品,而且与中国作家一样关注国家和社会。更重要的是,日本知识分子在激荡的现代化和西洋化进程中痛苦挣扎的状态,与现代中国非常相似,引发了中国读者的共鸣。或许可以说,对中国人而言,夏目漱石身为一位作家拥有超越国家差异的普适魅力。
出于历史背景的原因,韩国对日本文学的接受经历了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直到上世纪90年代,漱石才开始进入韩国读者的阅读视野。如今,韩国已出版了14卷的《漱石全集》。对韩国读者而言,漱石的作品与其说是日本小说,不如说是世界文学。
夏目漱石的诞辰距今已有150年。让我们以此为契机来尝试挑战漱石文学吧!相信读者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采访、撰文:井上雄介
摄影:NIPPON.COM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