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信息库

每隔100到150年发生一次的大地震——南海海沟地震

自然与环境 防灾 社会

回顾历史上的南海海沟地震,可以发现有过多次间隔一段时间先后发生两轮地震的情况。以史为鉴,明智的做法是预先确认和家人一起避难疏散的路径和联络方式,更新应急食品和防灾物资。

2024年8月8日下午4点42分左右,日向滩(宫崎县东部海域)发生地震,宫崎县日南市测得震度(*1)为6弱级别的震动。据推定,震源深度31公里,震级为里氏7.1级。

日本气象厅临时召开的专家评估讨论会认为,在南海海沟(*2)地震推定的震中区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较平常有所提高,于是作为“大地震警示”而发布了临时地震信息。

南海海沟地震,是以骏河湾(静冈县)至日向滩海域之间的菲律宾海板块嵌入陆地板块的交界处为震中区,每隔100到150年发生一次的大地震。如今距离上一次南海海沟地震,也就是1944年的昭和东南海地震和1946年的昭和南海地震已经过去80年时间,今后30年内再次发生的概率高达70%到80%。日本政府中央防灾会议2019年发布的最新推断的灾害损失数据显示,死亡和失踪人数最多将达23.1万人左右,大约有209.4万栋建筑倒塌或烧毁。

日本列岛周边的板块构造

历史上在南海海沟发生过的大地震

◆684年11月29日 白凤地震(M8.3)

震中区:足摺岬(高知县土佐清水市)至潮岬(和歌山县串本町)间的近海海域

损失:山崩、河流泛滥、大量郡府办公场馆和寺庙神社倒塌、人畜死伤,海啸导致土佐地区大量船只沉没 

◆887年8月26日 仁和地震(M8.3)

震中区:足摺岬至御前崎(静冈县御前崎市)间的近海海域

损失:京都大量政府办公场馆和民房倒塌、大量民众被倒塌建筑压死。海啸袭击沿海地区,导致大批民众溺亡

◆1096年12月17日 永长东海地震(M8-8.5)
◆1099年2月22日 康和南海地震(M8-8.3)

震中区:永长地震发生在潮岬至御前崎区域,康和地震发生在足摺岬至潮岬区域。两次地震间隔大约2年零2个月,先后在东侧(东海)和西侧(南海)发生。

损失:永长地震造成东大寺巨钟掉落,药师寺回廊倒塌,海啸袭击了伊势、骏河地区。康和地震导致兴福寺的大门和回廊倒塌

◆1361年8月3日 正平南海地震(M8-8.5)

震中区:足摺岬至御前崎间的近海海域

损失:摄津(大阪府中北部至兵库县东南部)、阿波(德岛县)和土佐(高知县)受灾严重。摄津四天王寺的金堂倒塌

◆1498年9月20日 明应东海地震(M8.2-8.4)

震中区:潮岬海域至骏河湾间的区域

损失:纪伊至房总(千叶县)间的海岸和甲斐(山梨县)出现剧烈震动,熊野本宫(和歌山县)的大殿倒塌。远至房总在内的广大地区遭海啸侵袭,大量民众溺亡

◆1605年2月3日 庆长地震(M7.9)

震中区:足摺岬海域至御前崎间的区域

损失:震动造成的灾害损失较小,但犬吠埼(千叶县铫子市)至九州的太平洋沿岸地区遭受海啸侵袭。阿波鞆浦(德岛县海阳町)出现高达30米巨浪

◆1707年10月28日 宝永地震(M8.6)

震中区:远州滩至高知县近海的广大区域

损失:不仅在太平洋沿岸,甲斐(山梨县)西部、信浓(长野县)、美浓(岐阜县)、富山等广大地区也都有大量房屋倒塌。骏河中部、甲斐西部、信浓至九州的广大地区大量房屋倒塌。伊豆半岛至九州的太平洋沿岸发生海啸

特别记载事项:宝永地震4年前的1703年12月31日发生了8.1级左右的元禄地震。宝永地震的1个半月后的12月16日,富士山喷发

高知县近海

◆1854年12月23日 安政东海地震(M8.4)
◆1854年12月24日 安政南海地震(M8.4)

震中区:东海地震发生在纪伊半岛东部海域至骏河湾,南海地震发生在纪伊半岛至四国间的近海海域。两次地震间隔30小时,先后在东侧和西侧发生

损失:天龙川河口附近受灾最为严重,甲府、松本、福井也遭受了损失,房总至土佐的沿海地区遭受了海啸侵袭

◆1944年12月7日 昭和东南海地震(M7.9)
◆1946年12月21日 昭和南海地震(M8)

震中区:东南海地震发生在纪伊半岛东部海域至远州滩,南海地震发生在纪伊半岛西部至四国太平洋沿岸区域。两次地震间隔两年时间,先后在东侧和西侧发生

损失:东南海地震在静冈、爱知、岐阜、三重造成严重破坏。南海地震在房总半岛至九州之间的广大地区引发海啸

标题图片:南海海沟和预测震中区(共同社)

版权声明:本网站的所有文字内容及图表图片,nippon.com日本网版权所有。未经事先授权,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或部分复制使用。

(*1) ^ 日本对地震烈度的评估标准,由弱到强分为0-4、5弱、5强、6弱、6强和7,共十个等级——译注

(*2) ^ 静冈县骏河湾延伸到四国、九州近海的海沟——译注

地震 南海海沟地震 气象厅 南海海沟 南海大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