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木牌上寄托着美好心愿——绘马的历史
历史 文化 生活- English
- 日本語
- 简体字
- 繁體字
- Français
- Español
- العربية
- Русский
奉献给神明的马
日本将马视为“神明的坐骑”,赋予其神圣色彩,自古就有在神社内供奉马匹的信仰。规模较大的神社,以前还有用于饲养传说神明出行时乘坐的“神马”的厩舍。(现在仍有一些神社保留着厩舍)
以前,可以供奉活马的,只有养马的人或者有财力买马的位高权重者。因此,普通百姓则是供奉用土、木、秸秆等制作的“马形”玩偶,后来又简化为在木牌上描绘马的图案进行供奉。这就是绘马的起源。
最早记录“绘马”这个词的文献是平安时代的汉诗文集《本朝文粹》,1012年的一篇中就有“色纸绘马三匹”一文。另外,追溯历史可以发现,8世纪前后,似乎就已经有了供奉绘马的习惯。
1972年,静冈县滨松市的伊场遗迹出土了奈良时代(710-794年)的绘马;2012-2013年,冈山市的鹿田遗迹实施发掘调查,也挖出了被认为同属奈良时代、绘有马匹图案的木板。
伊场遗迹的绘马宽约9厘米,高约7厘米。鹿田遗迹的绘马宽约23厘米,高约12厘米。或许可以说它们是现在常见的绘马的原型。
室町时代绘马图案趋于多样化
按照《物与人的文化史12 绘马》(岩井宏美,法政大学出版局)的描述,起初只有神社供奉绘马,但到了室町时代初期,绘马开始进入寺院。室町时代中期,绘马上的图案逐渐趋于多样化。
比如,滋贺县甲贺郡白山神社代代相传的制作于1436年的绘马,绘有三十六歌仙(36名杰出的和歌作者),寄托着人们希望象和歌名人一样写下美妙诗篇的愿望。
石川县七尾市的大地主神社代代相传的制作于1459年的《花车妇女游乐图绘马》,寄托着祈求武运长久、女性永葆美丽的愿望。
进入战国时代以后,相继出现了许多新的图案样式,比如奈良兴福寺1521年的文殊菩萨(象征智慧)、广岛严岛神社1552年的弁庆与牛若丸(象征主仆誓约和祈愿胜利),还有不清楚历史由来,但可以推断制作于1554年左右的优填王(皈依了释迦佛祖的古印度王,代表着虔诚的信仰)等等。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愿望趋于多样化,并且反映在了绘马上。
明治时代开始常年售卖绘马
绘马之后还出现了大型化的发展趋势。神社开始修建绘马堂,在入口上方悬挂起比以前更大的匾额样式的绘马。这叫做“绘马匾额”。
在绚丽装饰品尤为多见的安土桃山时代(1568-1600年前后),手艺人们制作了大量华丽的大型绘马。供奉这些绘马的主要是高级武士。
这种绘马文化在江户时代大放异彩,甚至出现了被称作“绘马师”的专业绘图工匠。作为民间信仰中不可或缺的一种事物,绘马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深受老百姓的喜爱。配合“初午”(2月第一个午日)制作的绘马成为热销品,即使进入明治时期以后,依然人气不减。
明治中期,出现了一些变化。1892年的《读卖新闻》曾报道,作为求子、求顺产的灵验神符,天水宫的绘马一天能卖出300枚。此后,各种绘马开始成为常年销售的物品。
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祈求战争胜利和武运昌隆的人们都会供奉绘马。战后,人们又转为通过供奉绘马,祈求生活稳定的金运、邂逅佳人才子的姻缘等。现在越来越多的神社佛阁还“热衷于做生意”,因此会在每年“烧头香”的时候,配合当年的干支生肖变换绘马的图案。
上世纪60年代,第一次婴儿潮出生的人迎来了考高中、考大学的升学战争,社会上掀起一股向天神供奉祈求考试通过的绘马热潮,此后,绘马便成为了考试季的一道风景线。
恐怕很少有日本人从未供奉过绘马。没有任何其他东西可以像绘马一样准确地表现出“困ったときの神頼み(临时抱佛脚,困难的时候求神拜佛)”这句反映日本人宗教观的俗语。不过,大家不应该忘记,绘马原本是在那些一心敬神却无力供奉神马的市井百姓的念想之中催生而出的虔诚贡品。
(参考文献)
- 《物与人的文化史12 绘马》岩井宏美,法政大学出版局
- 《马与人的江户时代》兼平贤治,吉川弘文馆
标题图片:供奉给汤岛天神的绘马(PIXTA)
版权声明:本网站的所有文字内容及图表图片,nippon.com日本网版权所有。未经事先授权,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或部分复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