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信息库

婴儿潮、泡沫、冰河期、宽松教育:日本各代人群有何特点?

社会

“现在的年轻人毫无雄心壮志”……发出这重感慨的你,或许在走入社会之初,也让老一辈人担心“靠不靠谱”。本文就来看看“泡沫一代”“Z世代”等日本各代人群的不同特点以及从他们身上折射出的社会百态。

【婴儿潮一代】生于1947-49年

二战结束后出生的婴儿潮一代。这代人考入大学时,恰逢学生运动最活跃的时期。进入社会时又正好是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鼎盛期,到了泡沫经济期,他们正值40岁左右的黄金工作年龄,切身体味了日本经济的“腾飞”。

婴儿潮中出生的这一代,在日本称作“团块世代”。该词源于通产省官员、后来出任过经济企划厅厅长的堺屋太一(已故)的小说《团块世代》。这一代人的数量庞大,对就业和消费,乃至国家政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少子化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这代人已经迈入75岁左右这个年龄段,令人们对医疗费等社会保障成本进一步增大感到忧虑。

【新人类一代】生于20世纪60年代

这是经济人类学家栗本慎一郎造出的词汇。这一代人上大学的时候,学生运动已经日渐式微,他们大多对政治不太感冒。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期度过童年,不知道战争和战后物资匮乏滋味的这一代人,常常受到长辈“没有忍耐力”“被宠坏了”“没有常识”之类的责难。这批“新人类”现都已五六十岁了,面对宽松教育中长大的一代人,他们则感叹“现在的年轻缺乏雄心壮志”。

【泡沫一代】生于1965-69年

这一代人进入社会的时候,恰逢日本经济泡沫膨胀,企业大量招聘雇员的时期。高调宣称喝了能量饮料可以奋战24小时的电视广告风靡一时。他们对长时间劳动没有半点疑问,认为请客吃饭、陪打高尔夫、陪打麻将等非工作时间的接待应酬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1986年日本开始施行《男女就业机会平等法》。此前日本女性只能按照固定的人生模式生活——从高中或大专学校毕业后进入公司上班,结婚后辞职当家庭主妇。但该法施行后,女性就可以在大学四年毕业后和男性一样平等就业了。

【就业冰河期一代】生于1971-82年

“就业冰河期”一词最早出现在Recruit公司发行的招聘信息杂志《就业月刊》1992年11月号上,后来在1994年的“新语和流行语大赏”评选中获得了评委特选造词奖。这一代人也被称作“迷失的一代”和“失落的一代”。

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进入了漫长的经济衰退期。企业缩减了招聘规模,许多人无法成为正式员工,只能以合同工或者派遣员工的身份从事非正式编制的工作。即便其中一些人有幸成为正式员工的人,他们也因置身于公司业绩恶化、削减经费和裁员这样的环境中,从就职之初就抱有强烈的危机意识。

这一代人中许多因为没有正式编制而只能拿着低廉的薪水,到了三十几至四十几岁的年纪时,他们已经孤立于社会,政府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开始采取就业援助措施。

【第二次婴儿潮一代】生于1971-74年

这一代人是“婴儿潮一代”的子女,和“就业冰河期一代”重叠。

【宽松教育一代】生于1987-2004年

这一代人在教育改革时代度过了学龄期,当时日本在寻求通过减少课时等手段实现“从填鸭式教育到宽松教育”的转变。相较于熬夜赚取加班费,他们更重视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往往会断然拒绝喝酒之类的邀约,令上司大为扫兴。他们已经从“买名牌包”“开豪车”这种束缚了泡沫一代的物欲中解脱出来。

这一代人从学生时代开始就已经玩转了智能手机,使用SNS等社交媒体,重视横向联系和“同感共鸣”,这就让重视自我,个人意识强烈的泡沫一代大感失望。

【千禧一代】生于1980年-1994年

2000年以后进入社会的一代。这个说法源于美国营销术语,和“宽松教育一代”几乎完全重合。

【Z世代】生于1995年-2010年

1995年到2010年之间出生的一代人。他们是在微软推出Windows95以后,即个人电脑真正实现家庭普及后出生的一代,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原住民。IT素养高,擅长通过社交媒体获取和传播信息并进行人际交往。

在美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被称作“X世代”,1980年到1994年出生的人被称作“Y世代”,按照这个顺序,之后的一代就被称作了“Z世代”。

标题图片:PIXTA

版权声明:本网站的所有文字内容及图表图片,nippon.com日本网版权所有。未经事先授权,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或部分复制使用。

宽松教育 泡沫 时代 团块世代 冰河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