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皇退位问题考

皇室典范与退位特例法:“例外”成为“先例”的矛盾

政治外交

针对明仁天皇退位的立法问题,众参两院正副议长于3月中旬向首相提交了“讨论总结报告”。由于《皇室典范》未对退位问题做出规定,因而试图通过特别立法来与其“融为一体”,允许退位。笔者指出,这份国会建议中存在“例外会在不知不觉中变成先例”这样的矛盾。

退位想法始于数年前

另一方面,2011年9月民主党野田佳彦内阁时期,皇族人数严重减少的问题作为一个政府课题凸显出来。高龄皇族相继离世,年轻女性皇族婚后又将失去皇籍,为此人们担心今后皇族人数会越来越少。这样不仅难以维持长期以来的各种皇室活动,具有皇位继承资格的人也变得寥寥无几,皇位继承难免趋向不稳定状态。

同年10月上旬,时任宫内厅长官的羽毛田信吾将这一问题以“十万火急之事”向野田首相做了汇报。次年的2012年,野田内阁就皇室制度的状况召开了专家意见征询会。会上研究了有关女性皇族婚后继续分担皇室活动时的制度设计问题,并于10月公布了包含“创设女性宫家(宫家,即王府。如同皇室的分家,皇子在成年或成婚后,由天皇赐宫号——译注)”内容的总结报告。但是,野田首相为了换取在野党的支持以通过立法增加消费税,在11月履行了8月时对自民党做出的解散众议院的承诺,年末举行了大选,所以女性宫家一事未能落实。

在那次大选中,自民党从民主党手里夺回政权,成立了第二次安倍晋三内阁。该内阁虽也对如何应对皇族减少和减轻公务负担的问题继续进行了探讨,但看似它并没有成为重要事项。去年7月,突然就出现了明仁天皇希望“生前退位”的报道。

8月,天皇发表视频讲话后,引发媒体热烈报道,并且多数国民也表示在情感上可以理解。通过一些采访前宫内厅参事等相关人士的报道可以看出,明仁天皇数年前就已经向身边人员表达过让位的想法。回想起来,早在2015年12月23日的生日记者会上,天皇就坦率地提到自己年事已高,表示天皇应该是能够履行象征天皇职责的人。

下一页: 新旧《皇室典范》都未对退位做出规定

关键词

皇室 天皇 天皇退位

系列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