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治理:日本的企业能否实现改变?

努力提升治理能力,彻底追究违规问题——访C&I Holdings CEO村上绚

财经

C&I Holdings投资公司的CEO村上绚是一位致力于提升企业价值的“维权股东”,她向我们阐述了自己强烈呼吁企业经营者们加强企业治理的投资理念。

村上绚 MURAKAMI Aya

生于1988年。父亲是在本世纪初风头甚健“维权股东”、“村上基金”投资集团董事长村上世彰。庆应义塾大学毕业后进入摩根斯坦利MFG证券公司。后来进入C&I Holdings,2015年就任该公司董事长。

1999年,原通产省官员村上世彰主导成立了名为“村上基金”的投资集团,主要投资一些不善处理自有资产、股价低估的企业,逼迫企业增加股东回报和实施业务变现,作为“维权股东”受到了广泛关注。2006年,村上参与了活力门公司收购日本放送公司股份的行动,因涉嫌内幕交易而遭到逮捕和起诉,旗下基金也随之清盘。

继承了“村上基金”投资风格的“C&I Holdings(HD)”公司全面提倡改善企业治理,强势要求投资对象企业提升企业价值。现在,该公司正逼迫东证一部上市企业、日本顶尖电子零部件贸易公司黑田电气通过增加股东回报和有效利用闲置资金等手段加强企业治理,并聘请村上世彰等四人担任社外董事,作为“维权股东”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此次,我们采访了该公司董事长村上绚女士。

购买市净率(PB)较低的“低估股”

——首先请您谈一下C&I Holdings的投资方针。您是如何筛选投资对象的呢?作为投资者,您考虑的投资因素是什么?

村上绚

CEO   C&I的运营资金基本上都来自村上家族的私有资金。以前家父(村上世彰)做基金时管理着客户的资金,负有受托责任。而现在,我们基本上自行承担了所有风险。因此可以进行长期投资。

我们买的基本上都是估值偏低的股。大家经常容易误解我们买的全是企业治理不力的公司的股票,因为低估值的公司往往企业治理较差,所以大家认为我们说白了就是在投资企业治理不力的公司。

那么,就“低估”的判断标准来说,无疑包括市盈率(PE)和市净率(PB)。比如,对比日美股票市场时,在市盈率方面几乎没有差异。

如果从市净率来看,则美国为3倍,日本为1.5倍,差异就相当大了。在这个意义上,日本有很多市净率较低的公司。

鉴于(去年开始采用的)“管理行为准则”【编辑部注:在日本的正式名称为“负责的机构投资者”各原则】和(今年6月开始采用的)“企业治理行为准则”,要说今后日本还有哪些地方存在提升股价的余地,那就还是市净率。因此,市净率跌破1倍的公司将会更多地成为投资对象。

将行业重组纳入视野的中长期投资

——在日本的投资世界中,像C&I这样从中长期角度关注低估值股的投资公司是否还会被认为是异类呢?

村上   虽然我不自认为是“异类”,但周围经常有这种评论。什么是异类?恐怕指的是我们即使最终会成为敌人也要展开行动。C&I始终把企业治理作为投资理念这一做法或许也导致我们看起来更像“异类”。

从10年前家父担任“村上基金”董事长的时代以来,这种立场基本上就没有变过。不过当时“治理”一词在社会上尚未普及。而现在重视企业治理已形成潮流。虽说逐渐在改变,但大家还是倾向于关注股东回报、回购股份、分红政策等。

我们一直强调提高资本效率,其中不只包含股东回报、分红政策,还会考虑行业重组、企业的收购、合并、出售(投资对象)公司等可能性。

因此,如果要说我们跟(所谓的)投资基金有什么区别,我想区别就在于我们会强烈要求(企业方)提高综合性的资本效率。有时投资周期会变长,有时内部收益率(IRR)会降低。但投资基金是用客户的资金实施投资,所以不能这么做。

C&I追求的是企业治理和资本效率的提高,所以为了实现有助于从中长期角度提升企业价值的投资,我们的投资行为和投资基金略有区别,所以看起来可能有些异类的感觉。

下一页: 大问题是经营者的违规行为,而非追求利润

关键词

东芝 企业 经营 企业治理 黑田电气 村上世彰 股东 利益相关者

系列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