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后70年

“战后”何时结束?——探索未来的年轻人们

社会

日本的年轻人对生活在富裕而“和平”的社会感到幸福满足。但上世纪90年代以后试图延续“战后”经济的政策所产生的不良后果,必定会侵蚀年轻人的未来。 

远离“那场战争”——淡忘的记忆

2015年,日本将迎来战后70年。这句话看似轻描淡写,但“70年”却是一段十分漫长的岁月,毕竟它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尽管如此,媒体上依然充斥着“战后”这样的字眼,据说本网站也推出了名为“战后70年”的专辑。

的确,太平洋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太平洋战场)光是日本就有300多万人丧生,是日本历史上最不幸的事件。

但经过70年以后,战争亲历者不断减少。战后出生的人口超过了1亿人,已经占到了总人口的约80%。人们好用“战后70年”的说法,它表明了这个年份的重大意义,这是可以理解的,但“70年前”的的确确正在变为古老的历史。

NHK放送文化研究所2013年实施的舆论调查显示,知道“日本袭击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之日”的人仅占20.0%。从各年龄组的回答正确率来看,20~39岁组的答对率为6.9%,40~59岁组为16.5%,60岁以上为24.8%。虽然年轻人的答对率确实较低,但更加接近那场战争的老一代人中也只有大约四分之一知道正确答案。

在其他调查中也能看出相同的趋势。同样是NHK在2010年实施的一项调查中,能够正确回答“广岛遭原子弹轰炸之日”的人仅占受访者总数的27%,答对“长崎遭原子弹轰炸之日”的人仅占23%。

再看看各年龄组的答对率,20~39岁组为25%,60岁以上为19%。年轻人的答对率较高(这份调查令人痛快的,是给了“年轻人不了解战争”这种老生常谈的论调迎头一击。年轻人确实不了解战争,但老年人也同样不了解战争)。

“繁荣和平”的自我意识

如上所述,看起来对于那场战争的记忆,在人们的头脑中确确实实地在淡化,但“战后”却没有结束。一个理由或许在于,日本非常幸运,太平洋战争以后再未被卷入过同等规模的灾难之中。

虽然曾经支持了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但日本未被卷入大规模的全面战争。尽管经历了多次大地震和悲惨的恐怖主义事件,但从死亡人数和规模而言,都不及太平洋战争。

内阁府的“社会意识相关舆论调查”显示,抱有“日本是和平国家”这种自我意识的日本人非常多。该调查以选择题形式询问了受访人对“现在的社会状况”的看法,其中选择“和平”的比例极高,在1990年前后的调查中约占70%,2014年的调查中,该比例也达到了约60%。

此外,民间的国际研究机构“经济与和平研究所”(总部位于悉尼)发布的世界和平度指数排行榜上,日本每年都进入了前10位。虽然2014年跌到了第八,但2008年时曾高居第三。

而且,战后的日本,不仅“和平”,还高度“繁荣”。始于战败后重建的日本经济得益于几次偶然,实现了惊人的发展。1991年泡沫经济破灭后,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停滞期,但日本依然倚靠前代人的成果和不顾后代的政府借款,维持了傲人的富裕水平。

美国舆论调查机构“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实施的调查显示,在日本有过“因贫困而买不起生活必需品的经历”的人口比例极低。

2013年的调查结果显示,过去一年中,因贫困而买不起食物的人口比例,墨西哥为53%,韩国为26%,美国为24%,英国也达到了15%,而日本仅为2%;同样,买不起衣服或看不起病的人口比例也比其他国家低得多。

下一页: 满足于现状的“幸福的”年轻人们

关键词

泡沫经济 战后 通货紧缩 太平洋战争 总和生育率 少子老龄化 和平

系列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