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后70年

邦交正常化后50年——作为“扁平化”世界缩影的日韩关系

政治外交

木村干 [作者简介]

迎来战后70年的2015年也是日韩基本条约签署50周年。笔者将尝试在国际关系的结构性变化中重新理解因历史认识等问题陷入功能失调状态的日韩关系,探索一条开辟新局面的道路。

映照出“世界缩影”的正常化以后的日韩关系

当然,1965年之后50年间的日韩关系也处于相同的世界史潮流之中。不,应该说,曾是二战前世界上“最后的帝国主义列强”的日本与作为上世纪80年代以后率先在发展中国家里实现了经济崛起的“NIEs(亚洲四小龙——译注)领头羊”的韩国之间的关系就是1965年以后的世界的缩影。只要将1965年时两国的状况与今天加以对比,就很好理解这一点了。

1965年的日本刚刚在前一年以“非西方国家”身份首次举办了奥运会,并成功加入被称作“发达国家俱乐部”的OECD。东京和大阪之间已经开通了新干线,经济处于高速增长期,名义增长率远高于10%,3年后的1968年,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西德,跃居世界第二位。受益于经济的繁荣,在国会拥有稳定多数席位的自民党迈入了真正意义上的长期政权时代。

另一方面,同一时期的韩国在朝鲜战争停战12年后的这个阶段依然面临各种困难。1965年的人均名义GDP勉强超过了100美元,仅仅相当于日本的七分之一左右。形势最严峻的是贸易结构问题。同年韩国的贸易额中,出口额为1.75亿美元,进口额则高达4.63亿美元,贸易赤字巨大,如果没有来自海外的资金援助,韩国经济也就无从谈起了。

军事方面,中国军队撤退后,朝鲜的军事力量仍然远超韩军,但相较于朝鲜半岛,作为韩国盟友的美国却将目光逐渐转向了战争日趋白热化的越南。通过1961年的军事政变上台的朴正熙政权,在1963年的总统选举中得票率仅高于在野党候选人1.5个百分点,难言获得了国民的坚定支持,政治上也陷入了长期不稳定状态。

1965年的日韩基本条约正是当时那种垂直型日韩关系的产物。随着越南战争的激化而逐渐减少干涉朝鲜半岛事务的美国,在这一时期逐渐减少了对韩国的援助,韩国政府则必须立刻获得可以填补这部分资金缺口的外汇。正因为如此,当时的朴正熙政权不得不改变先前政权的对日强硬态度,对日本做出了大幅让步。结果,此条约签署之际,朴正熙政权不仅在日方赔偿外汇金额上做出了让步,甚至还不得不在名义上接受了日方的要求。换言之,韩国放弃了殖民地统治“赔偿”这一名义,改以“经济援助”名称来接受了这笔款项。

从垂直到水平——不断缩小的经济和军事差距

不过,这种垂直型的日韩关系在最近50年间发生了巨大变化。原因之一在于经济差距的缩小。正如图1所示,上世纪80年代以后神话般的经济增长促使过去曾是远东最穷国家之一的韩国现在成功跻身于发达国家行列。在贸易结构方面,我们也可以说韩国已经摆脱了垂直结构。因为过去长年出现赤字的韩国贸易收支在2009年以后一直保持着顺差状态,顺差额也在逐年扩大。

军事方面的情况也是如此。比如,图2以美元为单位展示了日韩台三国的军费变化,我们可以发现,原本占到GDP的近3%这样一种相对较大比例的韩国军费,受到近年来韩元升值的影响,正迅速接近日本的水平。姑且不考虑军事力量性质的差异,显然两国之间的军事差距也在逐渐消失。

 

显然,日韩关系在最近50年间从过去的垂直型关系变成了水平型关系。正因为如此,在今天的韩国国内,试图重新调整50年前签署的日韩基本条约所规定的“旧日韩关系”的动向正迅速加剧。近年来,韩国的法院之所以在从军慰安妇问题和强征劳工问题上连续作出明显与日韩基本条约条文相抵触的判决,还有朴槿惠政权之所以不同于历代韩国政权,从上台之初(笔者标注下划线)就在历史认识问题上对日本采取强硬态度,其背景原因也都是在于日韩关系发生了这种结构性的变化。

下一页: 为调整“旧日韩关系”而设立国际性的“仲裁委员会”

关键词

中国 韩国 北朝鲜 朝鲜 历史认识 木村干 领土问题 从军慰安妇 日韩基本条约 朴正熙 朴槿惠 安倍政权 强征劳工

木村干KIMURA Kan简介与署名文章

神户大学研究生院国际合作研究科教授、NPO法人泛太平洋论坛理事长。1966年生于大阪府。京都大学研究生院法学研究科博士课程退学。法学博士。历任哈佛大学、高丽大学、世宗研究所、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华盛顿大学等机构的客座研究员。主要著作有《韩国“权威主义式”体制的确立》(Minerva书房,2003年,获三得利学艺奖)、《韩国现代史——总统们的荣光与挫折》(中公新书,2008年)等。

系列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