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日本之国际品牌的动漫

日本动画,如何继续创造辉煌?

文化

樱井孝昌 [作者简介]

日本动画诞生了许多堪称世界通用语言的人气作品。然而,要继续保持高水准的创作实力,不让全世界的粉丝们失望,则必须要解决很大的课题。

看日本动画片长大的一代遍布世界各地

我曾在外交官赴任研修中,担任有关动画片知识讲座的教师,因此而与外务省结缘,从2007年前后起,我开始了文化外交活动,希望通过动画、漫画、J-POP(日本流行音乐)、原宿时尚等,把日本和世界紧密地联系起来。截止到2014年12月,我已经访问过25个国家、地区的130多个城市。在这一过程中,诞生了许多文化外交上的关键子句以及活动项目,像是“动画文化外交”、外务省2009年任命的“kawaii大使”(被派遣到国外参加展会活动的原宿时尚、萝莉塔时尚等的领军人物们)的策划制作工作等等。

这些活动令我重新认识到一个事实,那就是日本动画对全世界年轻人身份认同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007年,我去罗马的一所学校演讲。当我问“大家是否喜欢日本的动画片”时,坐在最前排的一位年轻人的回答至今令我难以忘怀。“老师,您完全没有必要提这样的问题。我们可都是看日本动画长大的啊。”

这位学生的意思是,我们不需要外交辞令,你就赶快进入正题,说点儿有关日本动画和这个行业的新鲜事吧。大概许多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外国人也和他有相同的感受吧!对这一状况还不甚了解的恐怕就只有日本人了。

每年日本动画迷活动在世界各地举行。2014年,在德国卡塞尔举办的动漫迷大会“Connichi”上,装扮成《排球少年》动画角色人物的粉丝们(上左);在巴西圣保罗召开的南美最大规模的动漫活动“Anime Friends”上,装扮成《进击的巨人》动画角色人物的粉丝们(上右)(摄影:樱井孝昌);在加拿大多伦多举办的“Anime North”上,笔者在讲演后和与会者的合影(下)

弥补预算不足的努力,成就了独特的魅力

如今,“anime”这个日式英语已经非常自然地在全世界通用。“animation”和“anime”是两个不同含义的词汇。用罗马字表记的“anime”指的是日本制作的商业动画。可见日本“anime”是多么地具有独特色彩。不仅仅是“anime”,自古以来,日本的文化创造者们便拥有一种将海外引进的文化改造、升华为本国文化的能力,这种能力已经深深植入遗传基因,传承至今。或许我们可以用“匠心独具”这一词语来描述。

在日本的“动画创世纪”中,最大的问题是预算受限。如果说动画片的目标之一,是让片中人物的一举一动尽可能逼真,那么毫无疑问日本动画制作的预算实在是太少,无法绘制很多的帧数。于是,日本的动画制作者不再执着于此,转而在动画导演和摄影方法上下功夫,以此来克服动画制作上的最大弱点。这种努力让日本的anime变成了和animation不同的东西。外国年轻人认为日本动画的魅力在于“无法预测下一步发生什么”,这种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设定上的深度,正是为了弥补预算不足的遗憾而发展出来的。这样的解释或许更容易令人理解吧。

下一页: 原著漫画提供了丰富的动画资源

关键词

Kawaii 动画 漫画 原宿 互联网 哆啦A梦 J-POP 火影忍者 航海王 日本流行音乐 洛丽塔时尚 CG 吉卜力工作室,迪士尼

樱井孝昌SAKURAI Takamasa简介与署名文章

制作人、作家、数字好莱坞大学与研究生院特聘教授。1965年生。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系毕业后进入出版社,从事书籍编辑工作。随后为许多媒体和活动担任制作和策划。目前在世界25个国家的130多个城市展开演讲、各类活动、时装秀等文化外交活动。是运用动画和原宿时尚展开文化外交的先驱人物。曾担任外务省动画文化外交专家会议委员、外务省流行文化(时装领域)海外传播专家会议委员等职务。著作有《过度喜欢日本的中国女孩》、《世界kawaii革命》(PHP新书)、《动画文化外交》(Chikuma新书)等。在报纸、网络杂志上撰写各类连载,并担任电台音乐节目主持人。

系列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