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教科书制度和历史教科书问题

日本的历史教科书制度

政治外交 社会

围绕历史教科书内容处理问题,日本的教科书审定工作受到了来自国内外的诸多批判。包括审定在内的教科书制度是如何实际运用的呢?东京大学三谷博教授是现今采用的初中和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编著者,在这里让我们看看他的解说。

现在日本的学校教育中采用的历史教科书是怎样编制、初等、中等教育课堂又是如何使用的呢?下面,我将为大家简要阐释一下这些问题。近年来,尽管各国的日本问题研究专家已经充分了解了日本教科书制度特点,但在其他历史学家和公众之中,似乎还存在不少误解。

教科书问题的政治及社会背景

在解释制度问题之前,或许应该简单地介绍一下其政治及社会背景。目前,历史教科书已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一个国际关系与内政错综纠缠的、非常敏感的政治争论点。尽管它是否会形成政治争论点,常受政府和民间运动动向的左右和影响,但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看来它依然易于成为各国之间的对立的火种。这是因为,人们将历史教科书基本上看作是一部“国民史”,其内容代表了该国民众对本国和外国历史的普遍认识。为了培养下一代“国民”, 各国的成年人们想让后代对自身和他人树立怎样的历史认识,这可以从历史教科书中得到解答。

东亚地区最早出现这种问题大概是在100年前,而现在的问题的直接渊源在于上个世纪80年代。日本战败及各国摆脱殖民地状态约35年后,各个邻国开始了对日本的历史教科书的批判。他们指责日本的历史教科书在对韩国和朝鲜的殖民地统治,以及日本在日中战争中的责任问题上没有做出令人满意的表述,要求进行修订。

然而,在当前的东亚地区,有关历史认识的争论范围扩大,超越了追究日本责任的范畴。其他各国之间,比如进入本世纪以来,韩国和中国也在古代高句丽及渤海的历史归属权问题上展开了争论。它已经超越了日本对近代历史应承担的责任这种具体的问题,在更深层次上,存在着“国民史”的相互对立。

历史教科书问题就包含了这种深层的问题。不过,在本文中,就思考这一问题所必需的基础性、制度性事实,笔者只集中针对日本进行讲解介绍。

初等和中等学校的历史教育

日本现在的学校教育制度,设有小学(6年)、初中(3年)和高中(3年),其中,小学和初中实行义务制教育。学校的历史教育从小学的最后一年,即六年级开始起步。接着,在初中阶段的“社会科”中,作为“历史领域”课程,与“地理领域”、“公民领域”并行,同属必修课。小学阶段,主要是介绍日本的历史人物,到了初中,教学开始立足于世界史的大背景,但仍以日本史为中心。与此相对,到了高中阶段(尽管属于非义务教育,但入学率高达97%,几乎全体国民都上过高中),历史课被分成了“世界史”和“日本史”两个科目,而且,“世界史”是必修课,但“日本史”只不过是一个选修科目。小学和初中将历史教育的重心放在本国历史上,而高中则重视外国史的教育。

下一页: 教科书制度的框架

关键词

文部科学省 历史 初中 高中 三谷博 教科书 历史教科书 教科书审定 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 小学校 高级中学 日本史 世界史 社会课 学习指导要领 教育委员会

系列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