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ncommon/contents/images/66187/66187.jpg)
(图片)建筑工地上,身穿灯笼裤的汉子们
文化- English
- 日本語
- 简体字
- 繁體字
- Français
- Español
- العربية
- Русский
“在城市中生活的人看着高耸入云的大厦,总会认为是机械的力量造就了这些庞然大物。然而没有人的力量,建筑物就无从谈起。所以对于那些能让万丈高楼平地起的建筑工人,我一直都觉得很帅气,也非常尊敬,总想找个机会把他们留在我的镜头里。”
擅长人物摄影的松田忠雄如是说。这个夙愿终于在2014年得以实现。一位当小酒馆老板的朋友给他引见了建筑公司的客户,然后通过这条线,他终于找到了愿意出镜的工人,并开始了拍摄工作。
日本特色的灯笼裤
日本建筑工人的工作服被称为“鸢服”、“Goto着”,样式非常特别。首先最吸引眼球的是工装裤“灯笼裤”,裤裆松松垮垮地拖到膝盖以下、裤脚收紧。这种灯笼裤的原型,是早期居住在纽约的荷兰裔移民中流行的中长灯笼裤。裤腿宽松便于走动,裤脚也不会妨碍行动,所以人们常在骑马、骑车、登山、打高尔夫等体育运动时着用。
在脚手架上高空作业工人,灯笼裤下大都搭配着一双当鞋穿的胶底布袜
“工人们简称其为‘NIKKA’(源自英文名Knickerbockers),早先以七分裤为主,所以也叫‘七分’。”(松田忠雄)
在建筑工地劳动,常常需要站起蹲下,所以宽松的裤子比较方便舒适;而且,工地上堆满了建材和道具,相对狭窄拥挤,所以裤脚很容易被勾住或绊倒,造成事故,为此灯笼裤便是最佳选择。尤其是在脚手架上高空作业的工人“鸢”,需要不停地抬腿或下蹲爬上爬下,因此便出现了一种更宽大的样式,裤脚管不仅超级宽松,裤腿还从七分裤延长至脚踝。
“对‘鸢’而言,最大的敌人就是风。宽大的裤腿能确保他们及时注意到强风袭来,据说还能把握风向。而且也有人觉得在狭窄的落脚之处,如果遭遇危险的突起物,宽大的裤腿还能代替触觉发现和规避风险。另外有人半开玩笑说就算失足掉下来,也会像飞鼠那样张开翼膜增大风阻,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反正,我觉得是真正的原因,是由于建筑工人多喜欢热闹花哨,一心想引人注目,这才使得他们的工装裤越来越宽,越来越长(笑)。” (松田忠雄)
受到角色扮演者青睐的“鸢服”
建筑工人多穿 “胶底布袜”以代替鞋子,这也是日本的一大特色。这种布袜的大脚趾和其他脚趾是分开的,因此脚下移动时可以更好地抓住地面,尤其受到高空作业人员的喜爱。
“在大型建筑公司的工地,鞋头装有铁板的安全鞋是主流。但高空作业的架子工非常重视脚底的触感,所以至今仍对。‘胶底布袜’情有独钟。”(松田忠雄)
据说,近来除了建筑工人以外,其他购买灯笼裤和胶底布袜的人也在增加。动漫角色扮演的爱好者就是代表之一。外形夸张的灯笼裤非常符合动漫风格,胶底布袜也是扮演忍者的必要装备。外国人非常喜欢扮演忍者,网购也很方便,所以胶底布袜的销量一路攀升。听说他们中间有人最初购买只是为了扮演动漫角色,但被它意想不到的性能所吸引,用过之后便欲罢不能,在日常生活中也穿了起来。
给“脏乱累暗臭”的工地加上“帅”元素
“兼备高性能和高‘颜值’的‘鸢服’,充分体现了建筑工人的个性。所以我拍摄时大胆使用了黑色背景。我希望大家能从细微的差别中,去感受每一位工人的喜好追求及个性。”(松田忠雄)
松田忠雄并不想把作品拍成“鸢服”画册,所以他弃用工作室,特意选择在工地现场进行拍摄。为了如实捕捉工人们满身的汗水和尘埃,他在空地和停车场搭建了简易摄影棚。这种意识贯彻整个摄影的始终,在拍摄时间上,他有意识地选择了夏季,来更好地表现出汗流浃背的效果。他让工人们手拿常用的道具,以更好地凸显每个人的特性。
“工地的一位员工很高兴地说:‘建筑工人被人认为是3K(脏、乱、累),甚至5K(暗、臭),不过有了您拍的照片,我觉得还能再加个‘帅气’的K(日语里脏、乱、累、暗、臭、帅的发音都是以“K”打头——译注)’。为了让更多人看到他们帅气的一面,我今后还将继续拍下去。”(松田忠雄)
摄影:松田忠雄
采访、撰文:日本网 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