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评价“审判员审判制度”“审讯可视化”和“司法交易”
社会- English
- 日本語
- 简体字
- 繁體字
- Français
- Español
- العربية
- Русский
作为妥协产物诞生的“审判员审判”制度
——引入“审判员审判”制度的目的在于实现快速化审判和便于国民理解审判,具体做法是从拥有选举权的国民中选出审判员,参与杀人罪等重大案件的审判。自2009年5月引入以来,已经迈入第十个年头,请问两位如何评价这项制度。
村井 本人是陪审制的支持者,虽然对审判员制度这种不伦不类的东西抱有疑问,但觉得作为朝着陪审制演进的过程,算是一个进步,所以我赞成采用这种制度。我之所以推崇陪审制,是因为我认为就算法律专家在法律解释方面很专业,但在认定事实方面并不见得和普通人有多大差距,反倒更应该让拥有丰富经历的人来观察确认事实。
审判员审判制度本来就是妥协的产物。战前的日本曾经有过陪审制,但由于那是一种非常荒谬的体系,所以不能照搬过来,战后的司法改革也完全抛开了陪审制。另一方面,由于担心日本的刑事审判有罪率高达99.9%,无罪推定原则没有发挥作用,所以学者和一部分法官强烈呼吁应该恢复陪审制。
在这样的背景下,刑法学权威、东京大学原校长的平野龙一于1985年撰写了一篇论文,主旨思想是日本的刑事审判令人感到非常绝望,必须采用参审制或陪审制。实际上,虽然平野对参审制和陪审制均持批判态度,但既然当时作为意见领袖的平野都提出了这种主张,围绕是否应该恢复陪审制的争论就变得活跃起来。不过,最后大家一致认为不一定非要采用陪审制,可以采用参审制的折中办法,于是就形成了审判员和法官一起做出判决的审判员审判制度。
审判员制度、陪审制和参审制的比较
审判员制度 | 陪审制 | 参审制 | |
---|---|---|---|
采用国 | 日本 | 美国、英国等 | 德国、法国等 |
法官的参与程度 | 与法官共同进行审判 | 完全由陪审员做出审判 | 与法官共同进行审判 |
罪名是否成立 | 判断 | 判断 | 判断 |
量刑 | 判断 | 不做判断 | 判断 |
任期 | 单个案件 | 单个案件 | 任期制 |
选任 | 随机选择 | 随机选择 | 团体推荐等 |
(POWER NEWS依据最高法院资料制作而成)
死刑判决增多是否是审判员审判制求快不求稳而造成的弊病
村冈 律师群体中始终存在着支持陪审制的潮流。在始于1999年的司法制度改革审议会上,出现了国民参与司法事务的课题,由此引发了采用参审制还是陪审制的辩论和争夺,最终吸纳两者优点形成的便是审判员审判制度。
我自来赞成审判员审判制度。因为我认为有必要让市民的常识在事实认定的过程中得到反映。不过近段时间我产生了非常大的疑问。尤其是观察死刑案件可以发现,相较于以前法官做出裁决的时期,审判员审判制度下,因检察官要求处以极刑而宣判死刑的案件比例大约提高了20%。究其原因,虽然也有观点认为“这是因为许多国民要求判处死刑,判决结果是他们意识的反映”,但我对这种见解抱有很大的疑问。
莫如说,在为了加速审判员审判而引入的“公判前梳理程序”阶段,将争论点提炼得过于精简,导致审判员得不到充足的资料去判断是否应该判处死刑。可以说,死刑判例恰恰反映了审判员审判制度的“拙速主义(求快不求稳)”式的最大弊病。最近我甚至萌生了加入反对论阵营的想法。
村井 本人虽然谈不上反对,但也认为存在改进的余地。要说应该改进的地方,首先是废除死刑制度。因为存在死刑案件,不愿担任审判员的人可能会越来越多,而且死刑案件耗时长久本来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如果回避正规的审理程序,就会变成拙速主义,就只能看到案件的表象。
按照现行的制度,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料去关注包括动机、成长经历等在内的被告人的信息。因此,也存在一些出于“因为行为残忍”或者“因为杀了多少人”等表面性的理由而被判死刑,在上诉审理时被驳回死刑判决的案例。这一块是最大的问题。
审判员审判对象案件一审判决(2016年)
总数 | 无罪 | 死刑 | 无期徒刑 | 超20年徒刑 | 20年以下徒刑 | 15年以下徒刑 | 10年以下徒刑 | 其他 | |
---|---|---|---|---|---|---|---|---|---|
总数 | 1104 | 12 | 3 | 24 | 28 | 39 | 110 | 205 | 683 |
杀人 | 292 | 2 | 1 | 8 | 13 | 22 | 55 | 44 | 147 |
抢劫致伤 | 197 | 1 | - | - | - | 2 | 8 | 39 | 147 |
对有人建筑物等实施放火 | 135 | 1 | - | - | 1 | 4 | 6 | 9 | 114 |
伤害致死 | 102 | 2 | - | - | 2 | - | 5 | 32 | 61 |
强制猥亵致死伤 | 96 | - | - | - | 1 | 1 | - | 4 | 90 |
强奸致死伤 | 72 | 1 | - | - | 1 | 3 | 11 | 22 | 34 |
毒品特例法 | 36 | - | - | - | - | - | 2 | 14 | 20 |
抢劫致死 | 33 | - | 2 | 15 | 5 | 4 | 6 | 1 | - |
兴奋剂取缔法 | 31 | 5 | - | - | - | 1 | 6 | 16 | 3 |
其他 | 110 | - | - | 1 | 5 | 2 | 11 | 24 | 67 |
(nippon.com编辑部依据最高法院资料制作而成)
审判员辞退率高达60%是危险的征兆
村冈 量刑大大超出合理刑罚的裁决行为叫做“量刑误判”,其中最严重的就是死刑。我认为这种误判应该是在审判员审判制度中以一种极端形态出现的。参与判处死刑的审判员可能也觉得如果能有更多资料和时间,恐怕自己就能做出避免死刑的判断。
村井 实际上,许多审判员也发表了希望获得更多时间的言论。但是出于所谓减轻审判员负担等理由,审理时间是受到实质性限制的。如此一来,就很难对构成死刑的犯罪做出准确判断了。
村冈 还有一个问题是审判员候选人的辞退率超过了60%。这是一个危险的征兆。我认为日本的审判员水平很高,在全球都可以引以为傲,但储备基数中的候选人员60%都选择辞退。那么就产生了一个很大的疑问:在这种状况下,审判结果是否真正称得上代表了各阶层民众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