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问日本的刑事司法

如何评价“审判员审判制度”“审讯可视化”和“司法交易”

社会

村井敏邦 [作者简介]村冈启一 [作者简介]

进入21世纪以后,日本的刑事司法迎来了新局面。2009年,日本引入了“审判员审判”制度,彻底改变了刑事审判的状态。2019年6月以前,相关部门需要履行“审讯可视化”义务。同时,今年6月已开始实施“司法交易”制度。应该如何评价这些举措?继上篇之后,让我们继续听取一桥大学村井敏邦名誉教授和白鸥大学村冈启一教授的看法。

作为妥协产物诞生的“审判员审判”制度

——引入“审判员审判”制度的目的在于实现快速化审判和便于国民理解审判,具体做法是从拥有选举权的国民中选出审判员,参与杀人罪等重大案件的审判。自2009年5月引入以来,已经迈入第十个年头,请问两位如何评价这项制度。

村井   本人是陪审制的支持者,虽然对审判员制度这种不伦不类的东西抱有疑问,但觉得作为朝着陪审制演进的过程,算是一个进步,所以我赞成采用这种制度。我之所以推崇陪审制,是因为我认为就算法律专家在法律解释方面很专业,但在认定事实方面并不见得和普通人有多大差距,反倒更应该让拥有丰富经历的人来观察确认事实。

审判员审判制度本来就是妥协的产物。战前的日本曾经有过陪审制,但由于那是一种非常荒谬的体系,所以不能照搬过来,战后的司法改革也完全抛开了陪审制。另一方面,由于担心日本的刑事审判有罪率高达99.9%,无罪推定原则没有发挥作用,所以学者和一部分法官强烈呼吁应该恢复陪审制。

在这样的背景下,刑法学权威、东京大学原校长的平野龙一于1985年撰写了一篇论文,主旨思想是日本的刑事审判令人感到非常绝望,必须采用参审制或陪审制。实际上,虽然平野对参审制和陪审制均持批判态度,但既然当时作为意见领袖的平野都提出了这种主张,围绕是否应该恢复陪审制的争论就变得活跃起来。不过,最后大家一致认为不一定非要采用陪审制,可以采用参审制的折中办法,于是就形成了审判员和法官一起做出判决的审判员审判制度。

审判员制度、陪审制和参审制的比较

审判员制度 陪审制 参审制
采用国 日本 美国、英国等 德国、法国等
法官的参与程度 与法官共同进行审判 完全由陪审员做出审判 与法官共同进行审判
罪名是否成立 判断 判断 判断
量刑 判断 不做判断 判断
任期 单个案件 单个案件 任期制
选任 随机选择 随机选择 团体推荐等

(POWER NEWS依据最高法院资料制作而成)

死刑判决增多是否是审判员审判制求快不求稳而造成的弊病

村冈 律师群体中始终存在着支持陪审制的潮流。在始于1999年的司法制度改革审议会上,出现了国民参与司法事务的课题,由此引发了采用参审制还是陪审制的辩论和争夺,最终吸纳两者优点形成的便是审判员审判制度。

我自来赞成审判员审判制度。因为我认为有必要让市民的常识在事实认定的过程中得到反映。不过近段时间我产生了非常大的疑问。尤其是观察死刑案件可以发现,相较于以前法官做出裁决的时期,审判员审判制度下,因检察官要求处以极刑而宣判死刑的案件比例大约提高了20%。究其原因,虽然也有观点认为“这是因为许多国民要求判处死刑,判决结果是他们意识的反映”,但我对这种见解抱有很大的疑问。

莫如说,在为了加速审判员审判而引入的“公判前梳理程序”阶段,将争论点提炼得过于精简,导致审判员得不到充足的资料去判断是否应该判处死刑。可以说,死刑判例恰恰反映了审判员审判制度的“拙速主义(求快不求稳)”式的最大弊病。最近我甚至萌生了加入反对论阵营的想法。

村井 本人虽然谈不上反对,但也认为存在改进的余地。要说应该改进的地方,首先是废除死刑制度。因为存在死刑案件,不愿担任审判员的人可能会越来越多,而且死刑案件耗时长久本来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如果回避正规的审理程序,就会变成拙速主义,就只能看到案件的表象。

按照现行的制度,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料去关注包括动机、成长经历等在内的被告人的信息。因此,也存在一些出于“因为行为残忍”或者“因为杀了多少人”等表面性的理由而被判死刑,在上诉审理时被驳回死刑判决的案例。这一块是最大的问题。

审判员审判对象案件一审判决(2016年)

总数 无罪 死刑 无期徒刑 超20年徒刑 20年以下徒刑 15年以下徒刑 10年以下徒刑 其他
总数 1104 12 3 24 28 39 110 205 683
杀人 292 2 1 8 13 22 55 44 147
抢劫致伤 197 1 - - - 2 8 39 147
对有人建筑物等实施放火 135 1 - - 1 4 6 9 114
伤害致死 102 2 - - 2 - 5 32 61
强制猥亵致死伤 96 - - - 1 1 - 4 90
强奸致死伤 72 1 - - 1 3 11 22 34
毒品特例法 36 - - - - - 2 14 20
抢劫致死 33 - 2 15 5 4 6 1 -
兴奋剂取缔法 31 5 - - - 1 6 16 3
其他 110 - - 1 5 2 11 24 67

(nippon.com编辑部依据最高法院资料制作而成)

审判员辞退率高达60%是危险的征兆

村冈 量刑大大超出合理刑罚的裁决行为叫做“量刑误判”,其中最严重的就是死刑。我认为这种误判应该是在审判员审判制度中以一种极端形态出现的。参与判处死刑的审判员可能也觉得如果能有更多资料和时间,恐怕自己就能做出避免死刑的判断。

村井 实际上,许多审判员也发表了希望获得更多时间的言论。但是出于所谓减轻审判员负担等理由,审理时间是受到实质性限制的。如此一来,就很难对构成死刑的犯罪做出准确判断了。

村冈 还有一个问题是审判员候选人的辞退率超过了60%。这是一个危险的征兆。我认为日本的审判员水平很高,在全球都可以引以为傲,但储备基数中的候选人员60%都选择辞退。那么就产生了一个很大的疑问:在这种状况下,审判结果是否真正称得上代表了各阶层民众的意志?

下一页: “审讯可视化”是一种具有危险性的系统

关键词

司法 审判 犯罪案件

村井敏邦MURAI Toshikuni简介与署名文章

一桥大学名誉教授。专攻刑事法。生于1941年。毕业于一桥大学商学系和法学系。曾任一桥大学法学系教授、龙谷大学法学系教授等职。2000年5月到2003年5月期间担任日本刑法学会理事长。2009年注册律师资格。著作有《给法官的刑事法指南》(法律文化社,2008年)等。

村冈启一MURAOKA Keiichi简介与署名文章

白鸥大学法学系教授。专攻刑事诉讼法、刑事实务。生于1950年。一桥大学研究生院法学研究科博士课程结业(法学博士)。1976年4月注册律师资格。曾任一桥大学法学研究科教授。主要著作有《日本的刑事司法:平成刑事诉讼法下的现状评估》(CrimeInfo,2018年)等。

系列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