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何惧怕孤独?
社会- English
- 日本語
- 简体字
- 繁體字
- Français
- Español
- العربية
- Русский
填补空白时间的工具
生活在现代社会,我们很少感觉到物质方面的欠缺,我们已经可以过上比过去舒适得多的生活。然而奇怪的是,人们在物质上越是富足,内心越是感到一种不知来自何处的隐隐的空虚。即使想要的东西到手了,内心的空虚也只是得到短暂的排解,无法彻底消除。
商家准确抓住现代人的这种需求,接二连三地不断开发出各种排遣空虚的道具。为了让我们置身于“空白时间”不会感觉到空虚,它们以各种手法,轻而易举地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
过去,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道具是电视机,而如今则已被智能手机所取代。在电车里,在街边巷口,那些目不转睛地盯着手机荧屏的身影已成为我们熟悉的“风景”,不少人甚至在横穿马路时视线也离不开手机。
可是,我们为什么如此拼命地消磨生命中宝贵的时间,用于排遣孤独呢?
对“孤独”的误解
我们拼命去填补“空白时间”,是为了逃避“孤独”,不让自己去感到“孤独”。只要我们惧怕“孤独”,就会想尽办法去排遣,以免出现“空白时间”。
然而,孤独真的如此可怕,以至于我们非要千方百计地去逃避吗?
德国哲学家汉娜·阿伦特(1906~1975年)将人独处时的状态,分为“孤独(solitude)”“孤寂(loneliness)”和“孤立(isolation)”三种。
“孤寂”,换一种说法,就是给人一种“孤零零”的印象,对这种状况感到痛苦,处在一种与自己也无法很好沟通的状态中。“孤立”指的是被某种行为所干扰,不仅与他人,与自己都无法沟通的状态。
然而,阿伦特将“孤独”理解为一种非常理想的状态,毫无消极色彩。她甚至还说,“孤独”就是“一个人有两个自己”的状态。
那么,“一个人有两个自己”,这究竟是怎样一种状态呢?
所谓“一个人有两个自己”
在思考这个问题之前,恐怕需要弄清人体的结构。
我感觉到仅用传统心理学标准图表,很难充分说明人类身上出现的种种现象,后来我就开始采用下面这种图表来把握人类的现象。这个图表在实际诊疗中相当有用,一般人也很容易理解,所以我想用这个图表进行说明。
可以认为,人类在最基础的层面是和其他动物一样的,由“身即心”而构成,它源于大自然的野性原理。以此为基础,再加上进化过程中发达起来的“头脑”这个非自然原理下形成的信息处理机关,于是就有了我们人类现在这种混合结构。
“头脑”具备语言这种功能,并且可以像电脑一样处理信息,对事物进行模拟或比较。头脑通过上述活动,对过去和未来进行分析、预测、反省或规划,但却不擅长抓住现在。此外,“头脑”有一种强烈的倾向,那就是使用“应该~”“必须~”等“must”或“should”系列的语言来控制事态。因此,“头脑”遇到不利情况时,还有可能单方面关闭通往“心灵”的闸门。
然而,“身”“心”是一体统一紧密相联的,两者之间不会产生矛盾。对于“当下、这里”,即现在,总是凭直觉做出即兴反应。它们采取的是“想~”“不想~”等“want to”系列的表达方式,特点是不像“头脑”那样要逐一讲道理或找理由。
基于上述前提,我们来思考一下阿伦特所说的“一个人有两个自己”的含义。
阿伦特认为,一个人的身体里有两个部分,一个是非自然原理部分的“头脑”,另一个是自然原理部分的“身心”,就像是有两个人一样。也就是说,人原本就是“一个人却有两个自己”。
但是闸门关闭后,两个自己之间就停止了联系,而与外界的联系吸引了“头脑”的注意力,于是人就变得非常执着于“是否与他人建立起了联系”“被别人怎么看待”之类的问题了。在关于“孤寂”和“孤立”的说明中,我提到“与自己没有建立起联系”,指的就是这种状态。
“孤独”所呈现的丰富多彩和热闹喧嚣
打开闸门,“一个人的两个自己”所形成的“孤独”,则与“孤寂”不同,它是一个丰富多彩、热闹喧嚣的状态。或为某事而感动,或得到新的启发,或是深入地进行周密的思考,这一切都是在这种“孤独”的状态中进行的。
如上图所示,专注聆听“身心”的声音,也是将我们自己与自然规律联系在一起。这里横亘着可谓人类共同的“地下水源”,即人类博大精深的睿智。
请大家参照上图来加深理解。如果挖掘的深度不够,那么在不同的挖掘地点就会产生不同的见解:“这里冒出的是红色的水”,或者“不对,是绿色的水”。可是再往深处挖掘,汲上来的水就会超越专业领域和个性的差异,具有人类共同的“真理”或“美”。
所谓“灵感(瞬间闪现的直觉火花)”,不是自己的“头脑”经过千方百计的思考后得出的结论,而是突然闯入“身心”的想法。只有主导“身心”的自然规律与“地下水源”连接相通,这种情况才有可能实现。形形色色杰出的艺术与文学、深邃的思想以及科学发现和技术革新,都是经由这样的通道汲取上来的带有普遍性的成果。
这种“孤独”的状态,让我们与“地下水源”的连接成为可能,比起表面上与他人建立起联系或获取现有信息,这种“地下水源”要丰沛得多。因此,面对孤独,我们完全不必胆怯惧怕。
倘若没有“空白时间”,人就不会进入“孤独”状态;而没有“孤独”,人也不会与自己内心进行宝贵的对话。拼命利用社交网站与他人建立联系,以此填补“空白时间”,而不是与自身沟通,那不过是被智能手机分散了注意力而已,无法消除内心的空虚和寂寞。人之所以感到空虚,并不是因为缺乏与他人的联系,而是“没有与自身建立联系”。
我们应该拿出一点勇气,不要一味地去“排遣孤独”,而是有意识地为自己创造一些“空白时间”。不要畏惧“孤独”,尝试与存在于自己内心的另一个自己安静地对话。这样,你定会开启一个唯你莫属的真实人生,并且终有一天体验到与“地下水源”——睿智联系起来的无比喜悦之情。
标题插图:Mica Okada文内图表:泉谷闲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