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日本的转折之年

日本因特网的开端与发展

财经 社会

有着“日本因特网之父”之称的作者,是日本计算机科学的最高权威,请听他对日本互联网发展和普及过程中的一些历史事件的讲解,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通过IT战略推进政府行政业务电子化

在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我开始频繁出入总理官邸、政府部门,向政治家、政府官员展开游说。2000年,时任森喜朗首相成立了IT战略总部,我和竹中平藏两人均作为专家参与其中。(2001年,竹中平藏就任小泉内阁的经济财政政策担当大臣,负责推进结构改革。)

经过战略会议的讨论,2000年9月政府提出了E-Japan构想,同年11月制定了《IT基本法》,并从次年1月开始实施。提出的目标,是构建超高速网络,促进电子商务发展,推进政府行政信息化等。

但是,虽然开始实施了IT政策,但政府行政的IT化仍然难以推进。因为很多法律明文规定,必须使用书面文件和印章,必须当面办理手续。比如,还有规定要求教师和学生必须当面授课,所以无法开展远程函授。

于是,所有的政府机构对自己所管辖的法律进行了清查,发现其中要求当面办理、提供书面材料或盖印章的地方大约有9000多处。对于这些法律,每一条都加上了这样的补充:“或者通过同等的电子方式”。其中,商法的修改立竿见影地见到了效果董事会必须在固定场所召开的规定,经过更改,现在已可通过电子方式远程参加。学校的函授教育也成为了可能。

不过,即使到现在,政府机构还是重视书面文件往来,中小企业里IT化进展缓慢。也就是说,虽然日本的因特网技术很先进,网络基础设施也很完善,但在充分“利用”方面我认为还落后于美国。

全球化网络的未来

在思考因特网今后的课题时,有必要考虑因特网所创造的无国界“全球化社会”如何与被国界分隔的“国际社会”共存这个问题。国际社会应该如何维持和发展因特网这个全球化社会呢?

就像在英语中必定加定冠词,用“the Internet”来表记因特网一样,因特网在地球上只有一个,也就是说,它指的是地球上所有事物都联系在一起的网络。全人类都出入其中,是它的理想,现在,大家都关注于把所有物品融汇于此的物联网(IoT)备受人们的关注。

比如,在汽车物联网中,地球上所有的汽车都将连接在同一个网络之中。那么这样的网络能起什么作用呢?当然,汽车之间能直接互送数据避免碰撞,也能统计排气量等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认真思考该如何充分利用由这些数据形成的全球化网络,可以说就是一个课题。

最后,如果说到最近经常提到的因特网安全问题,最终会归结到如何提供值得信赖的服务这个话题,也就是“品质管理”和“可靠性”的问题,而这本来应该是日本可最能一展身手的方面。但现在,这种能力并没有发挥出来。

全球化社会中所有的服务,不久都将以某种形态通过因特网展开,我们定将迈向一个更加重视质量管理和高可靠性服务的时代。我认为日本应担负起责任,来引领这种高质量服务。

标题图片:1995年11月23日,Windows 95在日本发售(图片提供:Fujifotos/Aflo)

关键词

东日本大地震 阪神大地震 因特网 JUNET WIDE项目 电信事业法 TCP/IP ARPANET Windows 95 UNIX NTT 服务提供商 竹中平藏

系列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