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日本的转折之年

“安全神话”灭身亡国——隐藏在迷雾之中的核事故真相

政治外交 财经 科学 技术 社会

无论发生了多少教训深刻的事件和事故,日本的危机管理一向都进步。因为“安全神话”掩盖了一切。其中最为可怕的是核能。在3.11事故导致最凶险的危机成为现实之前,曾多次出现过正视问题的机会。但日本在国家层面上就一直在逃避。自作为警察厅警备课长参与处理“Mutsu”号核动力船航海事故以来,本文作者多次近距离目睹日本的重大核事故,作为危机管理第一人,他将为我们剖析日本核安全神话那令人喷饭的真相。

不是用钱就能平息的事情

原本就强烈反对试航的大凑港当然拒绝该船回港停靠,自然也被其他港口拒之门外,于是它变成了一艘“核动力流浪船”。无论去哪里,当地港口的工人和日本渔业协同组合(渔协)都会大吵大闹。作为警备课长,我每次都必须向当地派遣部队,记得那时我一下子就忙了起来。

渔协要求针对所有人给予渔业补偿,实在不成体统。当时负责解决此事的是自民党总务会长金丸信。他打算采用露骨的金权政治方式,用钞票堵住那些渔业从业者的嘴。可是这样一来,渔民们也变得得陇望蜀。他们要求废弃“Mutsu”号、要求全部拆除核动力船专用码头的港湾设施并恢复原状等,而且这些工作花费了大约20亿日元。

尽管发生了如此之大的风波,但政府的核能部门却没有朝着强化危机管理的方向迈进,既没有配备化学防护车,也没有对其他核设施是否存在缺陷实施全面检查。可能发生事故这样一种危机管理的大前提,完全被搁置在了安全神话的迷雾之中。这就是“Mutsu”号核动力船事故的结局。

下一页: 无力处理事件和事故的监督部门

关键词

阪神淡路大地震 核事故 危机管理 奥姆 沙林 安全神话 核动力船 Mutsu 东海村 JCO 文殊 福岛第一 Monju

系列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