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日本的转折之年

“安全神话”灭身亡国——隐藏在迷雾之中的核事故真相

政治外交 财经 科学 技术 社会

佐佐淳行 [作者简介]

无论发生了多少教训深刻的事件和事故,日本的危机管理一向都进步。因为“安全神话”掩盖了一切。其中最为可怕的是核能。在3.11事故导致最凶险的危机成为现实之前,曾多次出现过正视问题的机会。但日本在国家层面上就一直在逃避。自作为警察厅警备课长参与处理“Mutsu”号核动力船航海事故以来,本文作者多次近距离目睹日本的重大核事故,作为危机管理第一人,他将为我们剖析日本核安全神话那令人喷饭的真相。

竟然是这些人在搞核能开发!

首次开展核动力船航行实验时,母港青森县Mutsu市大凑港当地居民表达了强烈反对。当地虾夷扇贝养殖业兴盛,人们担心核动力船试航会造成“污染”,因而引发了轩然大波。当然,尽管并不是因为有什么科学依据,但反对运动依然声势高涨,犹如节日的喧嚣,所有渔民都喝得烂醉,以至于当地酒馆的一升装酒品据称均告售罄。借着这股劲头,有人把身体绑在锚上抗议,或是将渔船在“Mutsu”号船头一字排开,以阻止其出航。

面对这种情况,“Mutsu”趁着台风迫近,渔船包围网出现破绽时突围出港,在海上达到了首次临界状态。主持开展实验的日本核动力船开发事业团和科学技术厅都充满了信心。可是,由于屏蔽体存在设计缺陷,导致了微量的核泄漏。在技术开发领域,初期故障在所难免,只要准备好常识级别的补救方法,应该都是可以解决的。此时,只需用铅板填塞缝隙即可。但“Mutsu”是以不会出现技术性问题为前提的,当然也就没有任何相关准备。

于是,航行在海上的“Mutsu”迫不得已采取了令人闻之愕然的应急措施——用夜宵饭团来填塞发生泄漏的缝隙。而且,由于起初大家都不愿意靠近,所以采用的是投掷饭团的方式。这样显然达不到预期效果,于是没有地位的小研究人员被点名派去近距离徒手填堵。据说当时还举行了交杯饮水的告别仪式。总而言之,那惨淡的光景,不禁让人质疑,怎么会是这样一群人在开发核能。

下一页: 中央也未能开展危机管理,颜面丧尽

关键词

阪神淡路大地震 核事故 危机管理 奥姆 沙林 安全神话 核动力船 Mutsu 东海村 JCO 文殊 福岛第一 Monju

佐佐淳行SASSA Atsuyuki简介与署名文章

首任内阁安全保障室长。1930年生于东京。东京大学法学系毕业后,进入国家地方警察本部(现在的警察厅)。担任警视厅警备第一课长时曾负责东京大学安田讲堂事件,担任警察厅警务局监察官时曾负责ASAMA山庄事件。历任警察厅警备课长、三重县警察本部长、防卫厅官房长、防卫设施厅长官。1986年出任首任内阁安全保障室长。1989年退休后,著有多部作品。

系列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