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服控”解读日本人的集体意识

社会 文化

三田村蕗子 [作者简介]

从校服、公司制服,到入学、求职面试时必穿的“准”制服套装,放眼望去,日本的大街小巷,满目都是身着制服的男女老少。为什么日本人对制服如此热爱呢?

制服与“准”制服的泛滥

日本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制服大国。从小学到高中乃至大学、从小商家到大企业、从豪华的展厅到狭小的手机代理店,无论规模大小,各种制服百花齐放。日本如此发达以至泛滥的制服文化,可谓在世界上绝无仅有。

尤其有趣的是,即使在无需穿着制服的地方,也有要求人们一律穿上“准”制服套装的倾向。例如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都会穿上同色同款的西装。那清一色的黑色套装,掩盖了他们的个性,从功能上看几乎无异于制服。为了带孩子去著名幼儿园或小学接受面试,妈妈们为自己购买的套装以及给孩子们穿的小西装,可以说都属于这类“准”制服。

必须穿的制服,和不必穿的“准”制服。点缀了日本制服文化的这两种制服,为什么会出现,它们又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呢?让我们分别来看看它们的情况。

“必穿制服”的优点

要求人们在某特定学校或工作岗位上必须穿着的制服,从其本身的意义而言,可以归结出以下五种功能:

1. 便于识别

令人一眼就能看出是哪所学校,哪个团队,或哪家企业的一员,让顾客等外部人员对其工作内容有所印象。医院的护士服和百货公司员工的制服等就是典型的例子。

2. 增强自豪感,提高积极性

通过穿着制服,可以提高积极性,让人更好地完成学习或工作任务,增强自豪感。这也是制服具备的一个功能。

大家不妨回忆一下近年的一个热门话题——负责新干线清扫保洁工作的JR东日本 Technoheart TESSEI员工的红色制服。“清扫”是重要却又平凡不起眼的工作,而让员工穿上鲜红色的制服,提高了周围的关注度,从而使员工对自身工作产生自豪感,由此提高他们工作积极性。

东京站站台上等待新干线进站的TESSEI员工(图片提供:TESSEI)

只有那些拥有高级技能的人才有资格穿的特定制服,也具有相同的效果。例如飞行员制服肩部和袖口部的金色线条。副驾驶员为三条,而驾驶员则有四条。可以说这种设计也具有增强自豪感和提高工作积极性的作用。

3. 安全性和舒适性

这点大家想一想在工厂劳动的工人的制服,就很好理解了。他们的制服不仅便于行动,还能让工人远离危险,确保作业安全。

4. 助力品牌推广

制服作为企业和店铺的招牌,有助于提高品牌形象。新加坡航空公司的空乘人员所穿的制服便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例子。他们的富于民族服装特色的制服,从1972年开始使用至今,现在俨然成为了新加坡航空的标志,大大提升了其品牌形象。

5. 人才吸引力

还有很多制服,能够让人产生“我也想穿着那样的衣服上班”、“我想成为他们公司的一员”这种想法,为企业招聘人才发挥了极好的效果。比如迪士尼乐园的员工制服就是极具人才吸引力的制服。

为纪念全日空航空公司(ANA)国际航线开通30周年,空乘人员展示了公司从成立之初到现在的制服,2016年3月3日,千叶县成田机场(图片提供:时事社)

综上所述,制服具有各种各样的优点,那么它的缺点又是什么呢?

下一页: “制服废除运动”已成历史

关键词

COSPLAY 时尚 考试 制服 找工作 求职 招聘

三田村蕗子MITAMURA Fukiko简介与署名文章

自由撰稿人。出生于福冈县。津田塾大学学艺系毕业。最早撰写有关流通及商业领域题材的报道,现在为多家商业杂志、经济杂志、流通专业杂志供稿。2014年11月下旬移居经济发展迅速的曼谷,致力于东南亚的采访活动。个人网站介绍了移居曼谷的经过,同时发布有关曼谷的信息。著作有《梦想与欲望的化妆品战争》(新潮选书,2005年)、《法国人为什么爱‘百奇’》(日本实业出版社,2015年)等。

系列相关报道